本报讯 (记者王言、麻酩) 记者日前从市政府项目办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2011年,我市先后确定两批市重点项目296个,总投资135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0.1亿元,项目涉及工业、能源交通、城建、社会事业、农林水、商贸流通和服务业7个领域。截至6月底,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0.4%。重点项目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项目数量多。重点项目个数、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较去年均有大幅度增加,同比分别增长111%、150%和136%。二是投资稳步增长。6月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较上月增长29.7%,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计划新开工项目多、开工率高。今年共安排计划新开工项目176个,占年度重点项目的59.5%,同比增加36.9%。1~6月份,17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实际开工141个,开工率达80.1%。四是大项目多。5亿元至10亿元项目34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27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205个,项目总投资1303.2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总投资的69%和96%,大项目对我市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增强。
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我市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完善扶持政策,研究出台了《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办法》;落实责任制管理,实行了市领导联系分包省重点项目责任制,继续推行市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管理;加强协调,市政府先后30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开展集中观摩点评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了两次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在2011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集中观摩点评活动中,我市荣获豫北组第二名,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7月7日至8日,我市组织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及产业集聚区负责人参加的全市2011年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对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的2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点评,并进行了排序通报。三是强化项目服务。扎实开展联审联批工作,截至5月底,我市共办结各类审批事项42个,占全部办理事项53项的79.25%;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生产需求。市发改委在政策性资金争取上优先考虑市重点项目,多氟多年产1亿AH动力锂电池生产线、思可达公司太阳能超透镀膜玻璃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分别列入国家重大转型升级项目计划和国家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计划等;市环保局对省市重点项目新增排污权的30%予以无偿划拨。在融资上优先支持重点项目,3月份,在全市银企对接会上发布重点建设项目信息296条,签约项目232个,签约率达78.3%,签约总额139.15亿元。市政府五大投融资平台积极支持城建、教育、体育等项目建设,加快了中心城区道路大修、职教园区、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四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坚持重点项目月通报制度,开展集中开工项目核查公示,召开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对重点项目服务质量、行政效率、外部环境等突出问题加强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