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晓晓) 眼下,玉米生长已经到了茎叶生长快、幼穗开始分化、需求丰富养分的小喇叭口期,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我市秋粮高产?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农技推广站副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席新顺。
席新顺说,玉米生长期短,尤其是度过拔节期、进入小喇叭口期以后,生长速度很快,可谓一天一个样,这就需要大量的养分。对苗期没有施过肥的地块,这个时期要每亩施纯氮15公斤至18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以上、氧化钾10公斤以上;对苗期施过肥的地块,由于苗期一般都是施磷、钾肥,这时每亩需施20~25公斤尿素。
在病虫防治上,席新顺提醒广大农民,像红蜘蛛、地下害虫等虫害期已经度过,重点要放在玉米螟的防治上。每亩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采用丢心法,即把一小撮药剂放在每棵玉米心叶中,病虫食后即亡。
“俗话说,夏天是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所以,尽管夏天雨水相对丰富,但也要防止玉米干旱,确保玉米生长土壤的含水量在70%~80%。”席新顺说,“同时,也要防止因暴雨等造成的田间积水现象,因为高温下玉米浸泡一两天就可能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