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大早,沁阳市红枫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茄子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摘优质线茄,地头几名客商正在往保鲜袋里装茄子。
“咱种的茄子不光是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而且全部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沁阳的各大超市卖的都是咱的菜,以后你就放心地在我这儿拉菜,不用再往外地跑了。在这儿收,到城里卖,保证比你买外地的菜多赚钱。”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在给几名装菜的客商讲生意经。
“这几天我在这儿收的菜拉到市场上,看着就是比别人的新鲜、好卖。今天我打算多拉250公斤,杨老板把价格再便宜点。”
“好说,只要你天天来,会照顾你的。”戴眼镜的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
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是沁阳市红枫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老板杨国利。杨国利以前曾干过十几年的蔬菜、水果批发生意,多年的亲身经历,让杨国利看到如果能准确把握市场商机,蔬菜、水果生产有着丰厚的利润空间。2006年,杨国利在博爱县城边流转土地100亩种起了蔬菜,当年赢利50余万元。初步尝到甜头的杨国利,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2007年,杨国利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离县城不远的苏家作乡流转土地500亩,扩大生产规模。
在市场调查中,杨国利发现与博爱县交界的沁阳市虽然耕地肥沃,水利条件好,但当地农民还是习惯以粮食种植为主,蔬菜种植面积小,土地流转的价格也相对较低,蔬菜生产销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沁阳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6月,杨国利以每亩750元的价格流转沁阳市王曲乡大十八里村1000余亩土地,期限20年,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建造高档日光温室5座,种植反季节水果黄瓜、小圣女果、优质线茄、丝瓜等新品种果蔬;建造大棚50座,种植礼品西瓜和杂交茄子。
杨国利说,要想赚钱一是能敏锐地把握住市场行情,二是能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掌握好这两个“法宝”,就能稳稳当当地赚钱。
敏锐地把握住市场行情是杨国利赚钱的一个“法宝”。去年秋季,他种植了50亩花菜,当时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花菜接近成熟时,国家有关部门已有对菜价实行调控动向,杨国利果断将接近成熟的花菜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提前出售,市场价格下滑到每公斤1元时,杨国利的花菜也卖完了,之后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出手迟的种植户,因此搭了人工还赔钱。
今年春季,杨国利准备种植50亩洋白菜,同行的朋友提醒:“国利,今年早春洋白菜的种植面积过大,可能会出现滞销。”杨国利一改往年春季洋白菜赶早种植的习惯,种植期比往年推迟了20多天。到了洋白菜批量下来的时候,果然出现了滞销,很多洋白菜烂在地里没人收。而杨国利种植的洋白菜成熟得迟,错过价格低谷上市时,价格已回升到每公斤0.7元,杨国利又赚了一把。
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是杨国利赚钱的另一个“法宝”。今年杨国利引进了茄杂二号新品种,目前已进入盛果期,硕果累累的茄子,压弯了枝梢,每个茄子足有斤把重,甚至大的超过1公斤重,也只有把茄子的枝条用绳子吊起来,才能正常生长,让人看着感到惊奇。
在采访中,记者与杨国利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像这种茄子,一亩能产多少公斤?”
杨国利信心十足地说:“亩产至少1.5万公斤。”
记者:“按每公斤1元算,一亩地就是1.5万元,这可是种粮食的七八倍,怪不得杨老板要包地种菜。”
杨国利说:“我包地赚钱,农民们也得到了实惠。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我,一亩地可以得到750元流转费;农民朋友还可以在我这里打工,每人一年至少从我这里赚到4000元工资,抵上种4亩小麦的收入了,你说农民划算不划算?”
是啊,土地流转,双方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谈起今后的打算,杨国利充满信心,他打算进一步流转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塑料大棚500座,露地蔬菜种植2000亩,“四大怀药”种植500亩,建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