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7月22日专电 (记者李东风、郝峰磊) 近年来,河南焦作以“争优创新”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1万人,参保率在90%以上;新农合参合人数245.32万人,参合率97.6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是75%以上、60%以上和65%。
2007年8月,焦作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之一。焦作市财政局局长、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相臣说:“我们是基层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这是改革方向;从基层做起,‘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是近两年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从实际出发,为民理财善政,医改惠泽民生,按照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尽最大努力实现规定动作争优、自选动作创新,让人民群众尽早地享受到保健康奔小康的改革发展成果。”
居民一张卡。从2008年11月开始,焦作市在5个城区(含新区)推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制度。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每家一张卡,家人可以统筹使用。每张卡由财政部门在年初充值,每人每年有10元的健康保健充值额。在此基础上,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60岁以上老人等七类人群再按相应的标准增加充值额。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刷服务卡,免费享受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信息一条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焦作市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建立完善和强化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并与财政部门财经沙盘连接,使政府财政部门可实时掌握各相关信息。
政府买服务。焦作市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算,确定服务价格,通过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把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群众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让钱花得明明白白、事做得清清楚楚、群众看得真真切切。2009年1月,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在武陟县开始实施。利用这一项目平台,焦作市将九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10个服务包,打包购买。项目办与试点乡镇卫生院签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职责与权利、服务包内容、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等;试点乡镇卫生院再与村级服务机构签服务合同。
结果看绩效。焦作市注重结果导向的绩效原则,先后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焦作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办法》,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各县市区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每年两次,对辖区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集中考核,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值)与公共卫生补助资金挂钩、与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结果挂钩,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实行集中核算。
职能更完善。焦作市通过医改促进公益性回归医改,主导乡镇卫生院职能由医疗服务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转变。焦作市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医保基金和市、县两级财政资金进行多渠道补偿。博爱县是河南省第一批试点县,县财政局、卫生局共同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职责和义务,每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年终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助,对各项考核指标完成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
据介绍,预计到2012年年底,焦作市将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医疗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公共卫生服务到位、90%以上的住院病人留在县域内接受诊疗的目标,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