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传来好消息: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该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中站区自去年5月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后的第二家上市企业,这也标志着中站区企业驶入了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中站区实现直接融资24.62亿元。其中,首发上市融资23.9亿元,占全市8家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37亿元的65%;私募股权融资0.64亿元,占全市6家在天交所挂牌交易企业募集资金1.13亿元的56.81%。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为了适应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站区率先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和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制度,来统一指导、协调、解决拟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宣传培训,引导企业转变观念。中站区工业基础良好,其中不乏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企业,有些企业还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优质上市后备资源较为丰富。为了让更多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中站区结合资本市场多项改革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以及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企业发展及资本市场知识学习培训活动,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之路”专业知识讲座。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首届河南省国际金融博览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推动内地中小企业上市与私募股权融资实务操作”培训班、2011年中国河南·东盟合作交流洽谈会——企业境外上市对接活动、中站区“科学发展论坛——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之路”第一期培训班等,通过宣传已上市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上市并非可望而不可即。通过学习培训,企业了解了自身经营管理是不是足够规范、需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走向资本市场。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站区通过邀请深圳创新投资、北京中金华创、昆吾九鼎、北京力鼎资本、山东淄川高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江苏隆泰嘉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融盛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投融资机构对淼雨饮品、鑫诚耐火、维纳精细陶瓷、易生元酒业、新气源科技、东方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进行考察,不仅使企业获得直接融资4000万元,而且通过面对面交流,使企业加强了对资本市场、资本运作和上市途径等基本知识的了解,为下一步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对照资本运作方式及上市条件,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中站区对企业上市的项目安排、信贷资金、土地使用、税费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调动企业改制上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指导企业选择好的投资项目,着力培育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同时,中站区按照“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建立起了企业上市资源库,制订出全区企业上市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分类指导、梯次推进。 (朱晓玮 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