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这番话表明,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的服务首当其冲。
如何转变服务方式?市纪委、监察局在认真调查研究后,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从决定发展的“底线”做起,从直接涉及发展质量的企业和项目做起,并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建立了涉企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涉企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和建议,查找剖析原因,探讨研究工作规律,明确服务目标和方向。
第二步,抽调市直单位5个纪检组长成立了5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集中走访调研市区50家企业、项目单位和20个企业环境监测点,对焦作企业发展环境进行抽样调查。
第三步,发放《市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活动调查问卷》,对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暨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企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9个方面进行汇总,共梳理出7大类、39个突出问题。如企业订单多,急需生产用地;引进配套项目,资金存量不足、运作困难;政府部门检查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企业周边环境不好,经常有村民扰乱施工;公司园区比较分散,员工出行办事不方便……39个突出问题,就像阻碍焦作经济发展的39道坎,摆在了市纪委、监察局面前。
对此,市纪委、监察局紧急召开情况通报会,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并建立工作台账,实施跟踪问效。
7月份,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联合开展了为企业送服务活动,对于企业的个性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有关部门配合解决的,联合办公,一次性解决;属行业共性问题,实行集体办公解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及时上报并跟踪落实。
这种变过去坐等企业上门反映问题为到一线现场解决问题,变过去单纯政策扶持、信息支持为“真金白银”的金融支援,变过去单一开设“绿色通道”为全程贴心服务的方式,开启了焦作政务新风。
“接触焦作当地官员,总感觉心里热乎乎的,不由得会产生到焦作投资的欲望。”一位企业家说。
亮剑:整治庸懒散 服务保发展
回顾近几年我市优化经济环境的轨迹发现,转变服务方式最大的阻力是庸、懒、散问题。一些党政机关在干部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上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着焦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近期市纪委、监察局组织的企业问卷调查中,企业家们选择投资区域时,把良好的政务环境排在第一位,有95%的企业认为服务环境最重要,有90%以上的企业认为必须坚决治理党政机关的庸、懒、散问题。
庸、懒、散“机关病”影响发展、有碍稳定、损害形象,当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坚决予以除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了由各县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效能监察室主任40余人组成的10个明察暗访工作组,先后2次对市直230个部门和单位的作风纪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明察暗访工作组现场检查了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上班情况、办事程序和服务态度,全程跟踪暗访这些单位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了供电、公安出警和服务态度等。
明察暗访结果显示,虽然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程序日渐规范,但仍有34.78%的部门和单位存在相互推诿、首问负责制落实不到位,承诺时限过长,工作时间聊天、上网玩游戏、擅自脱岗等现象。
为此,市纪委、监察局专门下发了83份整改通知书,对问题严重的5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在机关部门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单位连夜召开会议,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制订整改方案;有的单位“一把手”主动检查不足,积极整改;有的基层站所负责人被效能问责,调整岗位。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市、县两级优化办共受理举报投诉259起,立案169件,结案169件,责任追究166人。
转变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纪委、监察局新一轮整治行动即将启动,重点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在建项目、行政执法行为和机关作风专项监察活动,加大工作创新和制度建设力度,打造一流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真正使焦作成为处处焕发生机的投资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