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张 苗
今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首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有多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酗酒都可以导致肝炎,但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2010年我国肝炎报告发病1,317,982例,死亡884例,位居传染病发病率之首。2010年我省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68029,死亡70例,与全国一样,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在我省亦居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在我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同样居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之首。
我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现状如何?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肝炎?昨日,记者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我市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推行安全注射,规范诊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等。同时还专门针对病毒性肝炎开展了有效的防治工作。如将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给新生儿和儿童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开展以乙肝防治为主题的宣传;开展针对甲肝、乙肝的专病监测等。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肠道性传染病,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经血或体液传播以及性传播,因而在预防措施上与前两种肝炎有所不同,包括新生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孕妇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丙肝RNA阳性者按规定进行母婴阻断;避免不洁注射及其他高危活动;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是预防甲肝和乙肝的首选。”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原跃礼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乙肝、甲肝疫苗先后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我市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甲肝发病率下降显著,现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据了解,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至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接种甲肝疫苗对于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是有效的措施。我市自2008年9月起,将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18月龄以上人群可接受甲肝疫苗免疫,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灭活疫苗间隔6个月接种2剂。戊肝疫苗目前正在研制,尚未应用。丙肝目前没有疫苗。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目前确认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为保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2月,我国取消了入学和就业时的乙肝体检项目。
据了解,今天上午,我市将组织疾控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在市东方红广场开展大型义诊宣传咨询活动,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在各辖区开展宣传活动,市民可享受义诊,获得相关宣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