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文明 博大精深
文化名城焦作历史悠久,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华夏文明的鼎盛和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其中最为显著的乃是焦作的太极文化,太极的中和之美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与先人对美的观念相一致。太极的“和”精神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太极图的美作为中和之美、和谐之美的典型体现,可以称得上中华文化的最鲜明特征。四大怀药声名远扬,作为焦作的本土特色同样让人骄傲,怀商更是以自身特有的睿智在海内外商界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如此,司马懿、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等在焦作留下了诸多待后人挖掘的遗迹与文化墨宝,以“四大怀药”著称的药文化也让焦作名噪一时。
纵观焦作自身发展与衍生的文化遗产,已让人惊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也许是城市本身的低调让历史逐渐分散着隐藏在大地之下。文化需要被传承,需要被后人铭记,历史无须低调。
河域文化 相生相伴
南水北调中线段工程的全面开工将世人的目光锁定于这座低调的城市。作为运河唯一穿过主城区的城市,让焦作从此改变,运河的出现绝非只是改善环境如此简单的作用,在运河的流淌中必然蕴含着深刻的使命,需要被人们挖掘与体验,去体会骄傲所在,去感受城市即将来临的巨变。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文明始于河域。中国版图上河流横穿各方,长江、黄河等七大河系与西南诸河各自滋养一方文明,最终融汇成深厚的中华文明。焦作南,远有黄河、近有世纪大运河,两条重要河流孕育着焦作人,影响激发着焦作文明的发展。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尼罗河记载着古埃及数千年的文明历程,让当地人产生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河流对文化与文明的影响力无可估量,作为文明史的一部分,积极影响和塑造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明发展。而今,运河划在焦作的版图之上,泼墨在中原大地,将以柔和又不失力量的姿态将焦作的古文明重新汇聚一起展现于世人面前。
磅礴运河 推波助澜
焦作北依太行,在市区里眺望山脉就能感受到威严庄重之气。未来运河的建成让焦作成为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山环水抱,藏风纳气。不仅如此,运河的建成相应地推动沿岸各项市政配套的建设,河滨景观顺连而至,生态廊道的出现将会聚各阶层人士的欣赏与享受,给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们真正的水岸高品质生活。商业组团的集体迁移与重建让城市新中心重新定位,紧密围绕在以运河与市府为中心的圆弧之内。生活也由此展开新时代,“得水之地为上等”以锦江现代城升级版和诚·大河时代为首的运河沿岸居所都借势提升各自居住的品质与环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为历史留下可书可记的一笔。人所至,文明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成另外一种高层次的形态,这不仅是城市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河孕文明,河生文化。
焦作山水相拥,无论是人类与新文明都将乐存于此,乐山,太行山环抱;乐水,世纪大运河沉稳流淌。一种融汇中原文化的新文明即将开始,开始于运河之畔,并在运河之滨发展到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