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独树一帜、充满人性关怀的综合病房大楼,实力雄厚、领跑现代医学科技前沿的仪器设备,技术精湛、资源配置优良的医疗专业队伍……历尽艰难险阻、风雨坎坷、沧桑巨变,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已经从一个条件简陋的野战医院发展为现在的军队三级综合性现代化医院:学科建设齐全,优势学科强劲,专科特色鲜明,人才梯队合理,诊疗水平一流,名医名家辈出,基础设施领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之际,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以她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并成为济南军区和焦作地区医疗界一座威武雄壮的丰碑。①3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特约通讯员 完志华
光辉的足迹
深情地翻开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历史,那是令所有人引以为豪的史诗——
她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走来;
唐山大地震医疗救援史上镌刻着她光辉的名字;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她奋不顾身地救护伤员;
葛洲坝水利工程中她曾洒下建设者的汗水;
小汤山抗击非典的战场上有她无畏的身影;
汶川大地震中她派出42名技术骨干,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曲情系灾区、为国分忧、大爱无疆的爱民赞歌;
同样,在玉树地震灾后,又是她在第一时间派出小分队奔赴灾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子弟兵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
就像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院歌中所描述的那样:
太行之侧 黄河之滨 威武之师 赤子之心
精益求精 妙手回春 天使情怀 碧血丹心
……
血与火的洗礼
风和雨的浸润
用忠诚铸就我们的灵魂
军旗上飘扬着我们的青春
九一医院向前进
坚实的发展
星转斗移,时光飞逝,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使得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和她所在的城市一样,快速发展成长,驶入了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熟悉医院历史的人都知道,经过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医院无论从规模、人才和设备建设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院精神病科是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口腔修复科、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和骨科等专业都在济南军区处于优势和前列。
2005年,新的院党委班子首先确立了医院的发展战略:人才为重,管理先行,创名学科,强基固本。
在人才建设上,该院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每年选派30~40名中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等国内顶级的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多数成为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出台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创业的优惠政策,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相当部分的科室主任或骨干医生已经成为济南军区、焦作地区的名医名家。良好的创业平台吸引了不少有为之士前来干事创业,为医院良性快速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管理上,该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了各项工作流程,使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均有章可依,有条可循,奖优罚劣,泾渭分明。学科建设上,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使其技术力量更加雄厚,在本领域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同时,创造条件催生出一批新学科,如医院的肿瘤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体检中心等。品牌学科得以加强和巩固,新学科像雨后春笋,彰显着医院快速发展的勃勃生机。
高端医疗设备建设飞速发展。在原有的16排CT、1.5T高场强磁共振、准分子激光机、伽马刀、调强光子刀等高精尖设备基础上,该院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于2010年1月前瞻性地引进了国际顶级的256层极速CT,该设备的投入使用,引发了河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一场革命,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它不仅为医院各相关专业提供了更好、更先进的诊断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为保障驻地官兵及当地百姓的健康、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在上级党委、首长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12月12日,全国首家恒温、恒湿、恒氧病房大楼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投入使用。这座总高度59.3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地上16层、设计床位1000张,被称为世界一流的、处处充满了人性化关怀、“会呼吸的房子”的病房大楼,得到了所有住院患者的肯定,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印证了医院领导班子的英明决策。
医院还高瞻远瞩,依据长远发展规划兴建了精神病防治中心楼、学术培训中心、员工餐厅,总面积达6.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两幢经济适用楼和两幢高档公寓楼竣工在即,可以进一步改善员工的住房条件。领先全市建设的健康评估中心环境温馨、布局合理,颇具人文气息。上述基础设施的建设,掀开了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篇章,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过硬的队伍
敢为人先、勇争一流是科学发展不竭的源泉。纵观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发展史,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理念和举措始终贯穿其中。1994~2004年的11年间,当时以胡兴焕院长为代表的院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勇于创新,在焦作地区率先引进第一台直线加速器,第一台16排螺旋CT。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医院第一家在焦作卫生系统实行人事代理制,许多优秀的医护人员脱颖而出;医院整体引进一些优势学科,如心脏外科、内分泌科等;想方设法从兄弟单位调来一批成熟型人才,如闫召民、王松田、赵言明、王聚民等;特招地方优秀人才入伍,如杜虹、李文平、薛占尤、谷小卫等;医院还不断对自己现有的技术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使之迅速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佼佼者,如毋江、任江、杨家明、倪国华、黄学胜等。
大批优秀人才的引进,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加强和健全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四个骨科以及眼科中心、肿瘤治疗中心、数字口腔修复中心等一大批优势学科相继建成并逐渐壮大,极大地提升了医院在焦作地区和全军的品牌影响力。医院年门诊量和住院患者人数在焦作地区处于前列,医护质量和服务态度得到了患者及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
医院精神病科作为全军精神病防治中心多年来为保障部队官兵及驻地患者的心理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济南军区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2005年之后,新的院领导班子高屋建瓴、求真务实、夙兴夜寐,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又创造了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设计建造了国内医疗界最先进的具有恒温、恒湿和新风置换功能的病房大楼;全省第一家引进256层极速CT;是豫北地区唯一拥有全身伽马刀设备的医院;全市第一家引进1.5T高场强核磁共振和IE33彩超。大批尖端医疗设备和先进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焦作地区对疑难杂症的诊断水平,改善了驻地官兵和群众的就医条件。
倾力创建和谐医院。对于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来说,需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将之建设成为一个温馨和谐、人文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的军队大医院。医院不断通过院周会强化中层干部理念,还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开展不同形式的拓展训练,目的在于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促进其自我调控和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能力;促进大家增强团队意识,从而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常怀感恩之心。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之所以能有今天快速的发展,能在军区和焦作地区有较高的美誉度,离不开上级党委、首长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焦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历届院党委班子艰苦卓绝的奋斗努力;离不开已经离退休的所有为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发展洒下辛劳汗水的老专家和医护人员。像淳朴厚道、真诚待人的王新年院长,注重人才培养、敢为人先的胡兴焕院长,从事神经外科的许荣光副院长,消化内科的姜素珍主任,普外科的李鼎建主任,骨科的周现主任,护理前辈刘歆玲主任等,他们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明天更美好
忆往昔风雨沧桑悬壶弘道,展未来任重道远尽展鹏程。
未来的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将更加努力践行胡锦涛主席“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牢记情系官兵、服务百姓的宗旨,为体系部队官兵及驻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继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尤其要巩固已有优势学科的品牌地位。
——积极创造条件,向总后卫生部申报全军精神病研究所。
——进一步细分专业,突出专科优势。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更多的拔尖人才来到医院施展抱负;为有志向的青年医生尽快成为名医大家创造有利条件。
——巩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除完成员工公寓楼和经济适用房工程外,还开工兴建门诊医技楼、多功能综合楼、灯光球场、地下停车场等。
——对医院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打造绿色园区,为就诊患者提供更加温馨、更加优美、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全体员工创造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愿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永远都青春靓丽、壮美豪气,永远那样动力十足、朝气勃发!丰碑的矗立,标志着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正创造着今天的辉煌并走向必然的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