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邵明胜
7月27日晚,河南省首届十大优秀复转军人年度新闻人物颁奖大会在河南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行。作为全省电力系统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复转军人,温县供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庆祥的获奖感言铿锵有力:“我虽然走出了军营,但我永远是一个兵,一个永远忠于党和人民的子弟兵!”
艰难的创业之路
1986年,高庆祥从部队转业到温县供电公司工作,由于他肯吃苦、善创新,很快便走上了工会副主席的岗位。
1996年,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温县供电公司决定兴建摩托车轮毂厂,公司领导把这一重担交给了高庆祥。一片空白工地、十几名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就是他创业的全部家当。面对困难,高庆祥没有退却,第二天他就把铺盖从家里搬到了工棚。从厂区规划、图纸设计到设备安装,高庆祥事必躬亲。为了节省资金,他带头跳进地下排水沟清理淤泥,亲自动手硬化厂区道路;出差在外,他白天会见客户,晚上坐公共汽车赶路,连20元一夜的小旅社都不舍得住;流动资金不够,他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东借西凑,还把家里的房产拿去抵押贷款;为了降低成本、确保质量,他在原材料购进环节进行公开竞标、阳光采购、六方会签,堵塞各种漏洞。凭着他苦干、实干的作风和顽强的毅力,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该企业便跻身于全国摩托车轮毂生产“十强企业”行列。
如今,这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形成了摩托车轮、电动自行车轮、小汽车车轮三大系列150个品种。
不懈的创新精神
2003年8月份,高庆祥担任温县供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任后,他制定了“瞄准全国,快于周边,好于去年”的企业发展战略,把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
针对涉电信访事件频发的原因,高庆祥提出了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处理、早反馈,协发、协查、协办、协防、协控的“五早五协”工作机制,推出了信访下乡直通车,打造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早介入,件件为民想,问题不上交”的农村涉电信访稳定局面。其“五早五协”做法被省信访局、省电力公司在全省推广,被国家电网公司列入优质服务考核标准在全行业执行。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卓越服务品牌”是高庆祥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2004年,他挑选10名优秀退伍军人组建了退伍军人电力服务队,提出“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服务日,一天24小时时时都在服务中”的服务理念。服务队成立后,重点对孤寡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亲情化、保姆式服务,迅速在全县叫响了电力服务品牌。该服务队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殊荣。
几年来,高庆祥相继推出了百日服务万里行、家庭式服务进万家、电力送文化下乡、十大营销、九大促销、客户全程无忧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提升活动,其精细化管理经验被焦作供电公司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推广。
强烈的责任意识
“把责任融进血液里”是高庆祥对公司员工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一次,他在下乡调研时发现,黄河岸边的大玉兰村等一些偏远农村没有路灯。他回去后就组织公司职工开展了“亮化村村通”行动,并带头集资,为无路灯村安装812盏路灯,群众敲锣打鼓送来锦旗和感谢信,字字饱含深情:“百姓心中有杆秤,能称重来能称轻,路灯照亮的是百姓心啊!”
在他的倡议下,温县供电公司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的帮扶特困户活动,与全县334户特困户、军烈属、残疾孤寡老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温泉镇一位81岁的孤寡老太太收养了一个女孩,母女俩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贫困,高庆祥就把老人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细心照顾老人,还帮助她的养女找了工作。
担任温县供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年来,高庆祥洒下一路汗水,收获累累硕果:公司供电量增长了近3倍,企业效益大幅攀升,员工福利逐年增加,公司荣获了几十项省级、国家级荣誉,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