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苗) 7月28日,我市发布第二期《青少年维权公报》称,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审理案件涉及青少年38名,涉及青少年案件25例,较第一季度明显回落。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有2.1万余名,进入暑期后,他们的生活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为完善沟通调研机制、摸清我市各类青少年群体底数、进一步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维权工作实效,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办公室决定,从今年起,每季度推出一期《青少年维权公报》,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维权热点、青少年维权政策解读以及青少年维权方面的有关数据。其中,6周岁(含)以上25周岁(含)以下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五类青少年群体情况纳入统计范围,进行重点关注。
第二期《青少年维权公报》显示:第二季度,6周岁以上8周岁以下违法青少年有25人,18周岁以上至25周岁以下违法青少年有263人;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刑释解教青少年有267人,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刑释解教青少年312人;救助流浪未成年人43人;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有2.1万余人。
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我市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就青少年法制教育、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及不良行为矫治等课题进行调研和理论探索,把握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规律,形成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