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市级政府公物仓建设,把有关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统一调剂使用。此举不仅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的管理和调拨使用,促进共享共用,而且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和财政运行效率。截至目前,政府公物仓共收到行政事业单位上缴旧车88辆。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摸清了“家底”。据悉,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纳入资产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计3257家,资产总计101.1亿元,其中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计49亿元。
用制度盘活公共资产。2010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市级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的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单位资产配置和处置行为,推进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同时,成立了政府公物仓服务大厅,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清理公务车“打开”公物仓。2008年9月,我市以公务用车购置为突破口,采取了“缴旧购新”的举措,即车辆已超编或满编的、更换现有车辆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申请购置新车时,需要将本单位的旧车上缴政府公物仓后,才准许办理购置新车手续。截至目前,政府公物仓共收到行政事业单位上缴旧车88辆。其中,公开拍卖27辆、报废31辆、无偿调拨行政事业单位使用13辆、单位工作需要借用10辆、存放政府公物仓专用车库7辆。
资产集中购置、循环使用。市政府公物仓建立以来,从我市组织“一赛一节”等大型活动和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三新”教育活动等临时机构的资产购置、使用,到活动结束和机构撤并后所有资产的“颗粒归仓”,以及公物资产的周转轮换、调剂使用,政府财政全过程精细管理,充分发挥了配置资产的职能作用。
废旧物资集中处置。为了使闲置的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物尽其用,我市规定,行政单位长期闲置不用或低效、高耗运转的资产,一律上缴政府公物仓管理,由公物仓重新进行整合。公物仓根据资产状况、特点及其利用价值进行分类排队,再为这部分资产找到合适的“出口”。对于那些经过维修尚有可利用价值的资产,则无偿调剂给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继续使用;对达到报废年限,或因技术原因不能安全有效使用、达不到环保节能要求、无维修价值的资产,则统一缴到市金属回收公司进行报废处理;对长期存放在公物仓尚有可利用价值、不能调剂的资产,则委托并监督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拍卖。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后,我市将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府公物仓制度,逐步建立政府公物仓资产借用制度、公物仓资产出入库制度、公物仓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同时,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行网上拍卖等方式,拓展政府公物仓资产处置渠道,降低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成本,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此外,强化公物仓资产的回收和管理,既要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也要按期回收出借资产,保证公物仓资产的安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