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刀要快,种芽插入也要快,专用塑料膜缠绕包裹还要快……”盛夏时节,武陟县谢旗营镇辛杨村苗木种植大户张忠良是越热越忙,他要进出周边12个村庄80多户残疾人的苗圃,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果树嫁接。
身为河南省苗木协会会员,张忠良从事苗木栽培经营已有30多年。他精通育苗技术,又有广阔的市场门路,所以他的苗木远销国内20多个省区。在他带动下,全村近七成的农户都干起了苗木种植业,苗木面积达1150亩,涉及乔木、花木、果树等200多个品种。辛杨村被河南省苗木协会指定为武陟绿化果树苗木基地,张忠良被评为河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还是县优秀政协委员。
张忠良在自己经营苗木的同时,也向周围村的残疾人和困难农户伸出了援手。2009年,谢旗营镇建立了县残联扶贫基地,大家推选张忠良当头头。从此,张忠良肩上又多了一副担子——带动周边村庄的残疾人走上“绿色”致富路。
为了让这些残疾人兄弟的苗圃里长出“摇钱树”,张忠良从多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帮他们引进苗木种子,提供栽培技术,指导嫁接,最终还要帮他们把育好的苗木销售出去。
辛杨村村民辛小柱下肢残疾,过去只靠种地,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张忠良把他纳入扶持对象后,免费给他提供出芽率高、抗病力强的优质新疆毛桃种子。春天下种,5月嫁接,秋季苗木出圃,辛小柱一亩多苗圃当年纯收入8000多元。现在,辛小柱的苗圃已经发展到十几亩。
谢旗营村村民王小社右上肢残疾,无法从事农业劳动,家庭生活很困难。张忠良动员他腾出2亩地,发展苹果、桃树苗木栽培,并为其无偿提供种子、技术。当年,王小社2亩地育苗2.6万株,他一下子拿到了从没见过的3万多元。由此,他家添置了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机也换成了大屏幕的液晶电视。
如今,张忠良的助残对象已由当初的40多户增加到86户,得到他扶持的残疾人达到116位。一些残疾人掌握了技术、摸到市场行情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已经开始租赁土地发展苗木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