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穆巴拉克在开罗接受审判
上半年各省区市城乡居民收入全部跑赢CPI
中央财政拨款支持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银监会彻查违规收费
多家银行自查落实返还费用
伊拉克“主随客便”
危地马拉前士兵
因参与大屠杀被判入狱6000年
美国父亲悬赏追杀女儿男友
“股市黑嘴”汪建中
一审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游客扮日军抢“花姑娘”

  官方称红色旅游

■黄山普仁滩景区新增旅游项目引来一片质疑,专家斥其伤害国民感情,见利忘本

  ■当地政府表示该项目未经论证,也未汇报审批,要求暂停

  7月30日,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的普仁滩景区,几名游客穿着日本军装,拿着刀枪上演了一场“鬼子进村”的画面。消息一出,引起外界一片哗然,“这也太伤害国人的感情了。”专家则斥其为“见利忘本”

  8月2日,记者从景区了解到,该旅游项目原计划在8月中旬正式启动,目的只为招揽更多游客。当地政府则表示,该项目未经汇报审批,要求景区暂停。

  网友惊呼

  旅游景区上演“鬼子进村”

  “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搞旅游,扮日本鬼子,也应该是咱红军消灭小日本,怎么能是小日本押着我们的良家妇女呢?还一脸的笑容。”8月2日上午,一组黄山区普仁滩景区上演“鬼子进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起来,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从网友上传的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人穿着日军军服,挥舞着大刀,笑得很开心。还有女子扮作“村姑”,在几个“鬼子”的押送之下,朝前走。有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几个身着日军军服的人在用迫击炮“实战”演示日军攻击村庄,几个人一脸笑意。

  很快这个消息在网络上被传播开来。看到照片后,一些网友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开始对景区发问,“是无知?还是无耻?”“景区是不是想钱想疯了?”有网友惊呼,“日本鬼子又来了?扮鬼子攻打村庄,如此旅游项目合适么?”

 记者调查

  “鬼子进村”是新增旅游项目

  为验证照片的真实性,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咨询了普仁滩景区办公室。该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7月30日下午该景区内的确上演了一场这样的表演,当时参加表演的有不少是来这里的游客,大家反响不错。这个项目的名称叫“红色实战”。

  “演员穿上日本鬼子的衣服,表演打仗的内容,现场表演给游客看。”据其透露,景区为此还专门去了安庆招专业演员来表演,只是现在好多事情还没谈好。

  黄山区政府网的一则消息显示,“由团区委、黄山松石国际旅行社主办的‘共青鹊桥会’活动吸引了全区62位单身青年男女参加。7月30日下午,大家来到了普仁滩景区,在进行了‘红色实战’,缅怀抗战风云后,嬉戏于青山绿水之间。”

  记者随后从黄山的几家新闻网页上,也看到了相关的照片。

  景区回应

  只是预演,为了让景区与众不同

  公开资料显示,普仁滩景区位于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该景区主要旅游项目是漂流,有“黄山第一漂”美誉,是国家3A级景区。

  一个以漂流为主打的景区,为何要开发这样的旅游项目呢?对此,普仁滩景区经理胡月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只是增加了一个旅游项目,这样可以让景区显得与众不同。”胡月圆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计划在8月中旬正式上马。项目的表演者更多的是景区的演员,“少数游客如果愿意,也可以参与,毕竟游客不熟悉剧情,演不出那样的效果。”

  景区上演这样的“鬼子进村”表演,是否考虑到了游客的反感情绪?对此,胡月圆多次向记者强调,7月30日的表演只是一次预演,景区还将对表演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那天的表演是一种好奇,由我们员工参演,拍了几张照片。”

  部门态度

  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未表态

  在国家3A级景区上演这样的表演项目是否合适?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记者随后与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和谭家桥镇政府取得了联系。

  记者将游客提供的照片传了3张给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后该工作人员让记者直接和营销科负责人吕英莲联系。

  “景区上演这样的项目,旅游主管部门是否知情?”“旅游主管部门又是如何看待外界对此事的质疑?”

  对此,吕英莲表示会很快把问题反映给领导,然后给记者答复。

  8月2日下午,吕英莲两次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她在请示领导之后,能给记者的答复是:记者的很多问题黄山区旅委不好直接回答,要采访的话需要和黄山区宣传部联系,与景区所在地的谭家桥镇政府联系。

  镇政府称不同意景区做法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向谭家桥镇政府咨询相关事宜。该镇分管旅游的一位谭姓副镇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个项目不成熟,我们也和景区说了,最好不要上马。”谭副镇长明确告诉记者,普仁滩景区在7月30日上演的这个“红色实战”项目没有向镇政府汇报审批,更没有经过相关专家的论证。“镇政府也是事后才通过网络了解到的,是景区的私自行为。”

  “毕竟那段历史是很敏感的,镇里的态度是景区要暂时停止这个项目。”谭副镇长透露,该景区目前正在升级改造,还在做规划。

  谭副镇长介绍,谭家桥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了黄山市最早的党支部,同时也是著名的谭家桥战役发生地。目前,该镇正在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黄山地区的“红色圣地”。

 专家观点

  景区应该尊重民众的感情

  普仁滩景区上演“鬼子进村”这样的表演,相关专业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景区上演此类项目,应该充分考虑国人感情。”听闻知名景区进行这样的表演,安徽大学旅游系教授章尚正表示,景区应该尊重社会和民众的情感倾向性。普仁滩景区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对历史很模糊的青少年产生误解。

  “现在很多景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陷入了追求经济效益的各种误区。”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直言,在知名的红色旅游地区的景区里上演“鬼子进村”这样的闹剧,不仅是景区经营者见利忘本,也是旅游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

  “搞‘鬼子进村’这样的表演,会深深伤害大家的民族感情,可能很多人都很难接受。”王开玉希望,相关的旅游主管部门对此应该予以重视,而不是“视而不见”。本报记者方佳伟

  考生没填报一所高校

  收到四张录取通知书

  没报一所高校却收4份“录取通知” “山寨”通知书令学生真假难辨

  “我一个学校都没报,怎么收了四份通知书?”广东省高考二B院校录取工作将结束,重点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已陆续发到新生手中。不过,有考生向记者反映,自己收到多份“来历不明”的录取通知书。广东考生洛洛近日就同时收到了4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花样多真假难辨

  近日,不少新生在微博上晒起了录取通知书,“淘宝体”、“手写体”等风格各异的通知书让人眼前一亮。“亲,你被录取了哦。”这种表述方式生动有趣的录取通知书让不少90后大呼“过瘾”。但也正因录取通知书形式多样化,也令通知书更加“真假难辩”,一些“山寨”通知书趁机混淆考生。

  据悉,目前广东学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以重点高校为主,也有部分二A院校寄出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大专批次的录取工作虽然尚未进行,却已有不少处于该分数段的考生收到多封“来历不明”的录取通知书。有考生在网上晒出10封录取通知书,有的深圳考生则在微博上声称,考了191分却已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考生洛洛告诉记者,自己高考分数较低,一些被重点院校录取的同学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而他自己就已经收到了四封。“这些学校都说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可是很多学校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校名相近“山寨”傍正牌

  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网友晒出的录取通知书中,有些不知名学校打出了“全国重点院校”的旗号。

  记者以考生的身份拨打了其中一个多名考生都收到其录取通知书的学校的电话。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直言:“学生毕业后是成人大专学历,学生入学后还要参加成人高考。”而对于其在学校网站上宣称为“国家级重点院校”,该老师表示:“我们这里虽然不具备教育厅认证的大专办学资格,但是我们中专部是国家级重点院校,所以我们大专部也可以说具备同等的院校地位。”

  但是,记者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上却根本查不到该校的信息。更令人惊奇的是,阳光高考网上公布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广东高职院校名单中,该所学校的校名只比其中一家正牌高职院校的校名少了“现代”二字。如果不细看,很容易将两者搞混。等到学生入学后方知此校非彼校,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考生需警惕混淆教育形式招生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杨老师告诉记者,考生需警惕混淆教育形式招生。每年高校招生录取期间,除了正规途径发放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通知书外,都会有考生收到种类繁多的录取通知书,如:成人高校录取通知书、普通高校举办的高教自学考试助考班录取通知书、个别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假录取通知书等。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如果考生收到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录取通知书,或多或少会受到误导。”杨老师说。

  杨老师表示,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先通过正规渠道(如登录高校网站、5184广东考试服务网)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等),则该通知书是真实可信的。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

  考生还应查验录取通知书的寄出方是否为经教育部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进行查询。

  录取通知书 三步辨真伪

  1.查录取真伪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登录高校网站或5184广东考试服务网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看看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是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等)。两者一致则说明通知书是真的。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

  2.查学校真伪

  查验录取通知书的寄出方是否为经教育部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当年在广东招生的高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等有关信息已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向社会公布。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名单及招生计划,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可查询。

  此外,这些院校的名单及其招生计划情况还可在广东招生考试院网站或《2011年高考指南——— 招生计划篇》上查到。

  3.查学籍真伪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和省级招生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核对无误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未经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国家将不予以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毕业时也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母亲给3岁孩子买保险

  发现72年后方能受益

城市晚报讯 买保险本是图个安心、放心,但长春市民赵先生买保险却买出个烦心事。保险推销员承诺12年返还本金,可合同上的时间却是72年。要不是保险公司主动打来电话,赵先生至今还被蒙在鼓里。昨日,赵先生找到保险公司,要求退保。

参加保险公司酒会

为外甥女购买两份保险

两年前的一天,赵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长春市一保险公司的酒会。酒会开始前,保险公司为来宾上了一堂保险理财课,随后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高倩怡(音),热情地向赵先生推荐了一项名为××美满一生的保险业务。业务员称,该项保险投入较低,只要每年交1000元,持续12年后,即可返还所有本金共计2.4万元。这12年里,每年保险公司还会给客户一定的分红。

赵先生觉得这家保险公司算是比较知名,该项保险也确实不错,考虑到孩子还小,12年后正是上初中的时候,保险的本金权当是为孩子提前存的学费了,于是就和这名业务员签订了协议。“当时我的孩子刚出生,还没有上户口。那个业务员说没有户口不能办。”赵先生便询问可否给已上户口的外甥女办,业务员说可以,赵先生一次为3岁的外甥女投保了两份一样的保险。饭局结束后,这份舅舅给外甥女买的保险合同签订了。

承诺12年返还本金

白纸黑字却写着72年

两年很快过去了,赵先生共缴纳两年两份共计4000元的保险费,每年相应也获得了200多元的红利。今年5月份的一天,赵先生接到了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电话,称赵先生的合同中,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不是直系亲属关系,根据程序,这样的保险是不合程序的,需要变更关系,否则这份保险合同最终不生效。一听这话,赵先生慌了神,赶紧拿出了合同查看。“业务员也知道,我投保的是外甥女,她说可以的呀!”赵先生说。

当初投保后,保险10天的反悔期过后,赵先生拿到了正式的保险合同,基于信任,他除了定时缴纳保费外,再也没看合同一眼,就等着12年后,返还本金,一次受益。5月,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后,当赵先生把合同拿出来仔细翻阅时,他惊讶地发现,业务员所说的12年返还本金,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昨日,记者仔细了查看了合同,在投保人关系一栏,填写的是父女,缴费期限是12年,而保险受益时间则为72年之后。

原业务员辞职不干

退保还需向上级汇报

既然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关系不符合投保要求,为什么当初保险公司还签订这份保险呢?而且当时业务员承诺的是12年后返还本金,怎么又变成72年了呢?

“72年后,孩子都75岁了,到时候怎么取保险金啊?”赵先生对于保险公司的行为很是生气。他说,当时签订保险合同的时候,太相信业务员的口头介绍,合同也是业务员把所有信息都填好,只在最后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鉴于合同期限如此之长,赵先生最终决定退保。可是从5月份一直到现在,保险公司方面除了让他准备各种书面材料外,根本没人出面解决此事。

昨日,赵先生再次来到该保险公司要求退保。该公司的穆经理称,当时给赵先生办保险的业务员高倩怡已经辞职不干了,赵先生所描述的业务员承诺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查核实。因为他主要负责销售工作,所以对于客户的退保要求,他还需要向上级汇报,次日予以答复。

(记者邵梁 实习生 成竹 报道/摄)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