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年产5万千瓦时风力发电项目落户西村
三项措施整治交通秩序
“四个到位”强化市场监管
修武县力促困难群体就业
武陟县八大产业组创优发展环境
武陟县积极组织受灾乡镇生产自救
武陟县获政策性资金1515万元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行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县“双拥”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县委、县政府将始终如一地支持部队建设,巩固好、发展好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双方融合发展。”八一前夕,修武县五大班子领导带着全县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分组走访慰问了驻焦、驻修部队官兵,为他们送去了美好的祝愿。

  近年来,该县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深化和丰富“双拥”工作内涵,谱写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情,有效促进了国防、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健康发展。

  在“双拥”工作中,该县始终将“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在巩固、提高、发展上下工夫。该县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军地联席会定期研究“双拥”工作的开展情况,始终把“双拥”工作置于关注之下、领导之下;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及社区、村庄也都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和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智力拥军”和走访慰问活动,使“双拥”工作实现由传统的活动拥军向机制拥军、物力拥军向智力拥军、政府拥军向社会拥军转变。几年来,该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向驻军赠送电脑60台;援建军营图书室1个,赠送图书2000册;为军营和农村优抚对象帮教实用技术300人次;开展送电影、送文艺演出和送书画进军营活动40场次;为部队举办社会急需人才、法律知识讲座20期;全县共有18个单位与驻军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携手共建文明社区2个。

  该县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春节、八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广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活动,并通过共青团活动日、少先队队会等活动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全县形成了关心支持国防、热爱军队的良好风尚。此外,该县还创新服务,积极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建立健全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把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全部纳入低保、住房、就医等保障范围,真正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照顾。

  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驻军部队在搞好训练工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在重大工程建设、抗旱浇麦、防汛、城市建设等工作中,驻军官兵不讲代价、主动参与,特别是每年的节假日,驻军部队都要抽调数百名优秀官兵赴云台山景区、青龙峡景区维持秩序、帮扶游客;每年的清明节和冬季山林防火,驻军部队更是积极参与订预案、搞演练、守山头、把山口,确保山区林木资源安全。几年来,驻军部队共为该县军训学生、民兵和职工2.7万名,进行传统教育、国防教育65次,组织英模报告会23场次。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自1992年以来,该县已连续六次荣获省、市“双拥”模范县称号。

  眼下,在该县主干道、城乡街道、宣传栏等显眼处,“军民鱼水情,双拥常创新”、“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全面小康”等标语随处可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已成为修武人民和驻军的光荣传统。 (辛文珂 杨榴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