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图片新闻
8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降了
“七二三”动车事故
受伤旅客赔偿救助方案出台
英拉:女性魅力征服泰国
延伸阅读
我市水利建设亮出成绩单
图片新闻
关于S237大练线部分路段半幅通行的
通 告
党旗飘飘铸税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片新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8月6日是传统节日“七夕”,民间亦称“乞巧节”。作为一个浪漫节日,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至今传诵。

  七夕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七夕》。词中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又何必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呢?

  围绕牛郎织女的故事,古代妇女形成了乞巧之俗,诗人们也用诗歌记录了乞巧的景象。如唐代权德舆的《七夕》:“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唐代林杰的《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千万条。”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七夕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颊齿留香。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