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幻灭与重生
微博一周
演好自己的人生
标普首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治“重大事件遮遮掩掩”将有规可依
深入骨髓的优雅
全国31个省份
上半年居民收入跑赢CPI
上半年九成省份GDP增幅下降
认真与礼让
重大事故处理,百姓要的是一个公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重大事件遮遮掩掩”将有规可依
解读《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据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这份文件8月2日一公布,即成为舆论的焦点。

  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战略考量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影响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不可否认,行政决策不公开、权力运行不透明等是导致这些事件的重要因素。这个文件选择这个时候颁布,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回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今年年初以来,在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温州“七二三”动车相撞事故、故宫瓷器损坏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

  “重大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部门总习惯于遮遮掩掩,这份文件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很明确。同时,以两办名义发布文件,也体现了中央打造‘阳光政府’的持续决心和战略考量。”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汉华说。

  “把‘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写入文件,明确政务公开的方式、手段、程序、流程,强调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必须公开,这些既是文件的‘亮点’,也是政务公开深化的必然要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加强政务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再次加力

  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在强调“深化政务公开”的同时,“加强政务服务”的内容在文件中被单独列出。

  “建设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都是中央大力推进的战略方向。公开是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推进公开则要以服务为基础,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相辅相成,文件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对新形势、新期待的呼应。”周汉华分析说。

  对于“加强政务服务”,《意见》从逐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服务中心作用、明确服务中心职能、规范服务中心运行、加强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政务服务资源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这些内容虽然有的省(区、市)已经作出规定,但从全国层面来讲,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文件的重点内容,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务(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发展。“对于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服务中心如何定位,过去一直没有明确说法。此次印发的《意见》,从机构、编制、功能以及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有章可循,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再次加力。”长期跟踪政务服务工作的汪玉凯说。

  强化监督保障:提升执行力把规定落到实处

  “公开透明、高效服务是政府运行的目标。目标能不能实现,落实才是根本。在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方面,我们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定,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执行不到位。”竹立家分析说。

  “当前,微博等新媒体正在倒逼政府信息公开,但事后的被动解释,往往是越描越黑,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需要在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上下工夫,确保执行不走样。”汪玉凯建议说。

  为避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流于形式,此次印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监督和保障制度。受访专家指出,政务公开是对公权力的约束和限制,公开与反公开将是一种长期较量,深化政务公开和强化政务服务也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强化政策规定执行力的同时,更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最终确保权力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