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军
汉宣帝时,有位谏议大夫叫王吉,秉性耿直,敢说敢谏。
王吉年轻时,曾游长安,租房而住。自己的东邻有棵大枣树,枝繁叶茂。枣熟时,满树疙疙瘩瘩的,树枝都压弯了,其中有一枝垂入他家。王吉的妻子见了,就摘了一些送给丈夫吃。王吉平时就好这一口,一见红彤彤的大枣,心里甚喜。事后得知这枣摘自东邻枣树时,很是生气,一怒之下将妻休了。
乍一听,觉得这位王大夫太认真了,太不近人情了。不就是几颗枣儿吗?至于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其实,我们不妨运用反证法来假想一下:王吉吃了妻子偷摘邻居家的大枣心安理得,那么,明天,邻居给他们送来的大枣也会欣然接受;后天,别人送来了银子,怎么办?不收!那好,到了晚上,妻子温柔的“枕头风”这么一吹,晕晕乎乎的王大夫从此就可能踏上不归之路。如此看来,王吉是有远见的。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还接着王吉休妻往下说。 别看王吉年轻,却老成,平时也敢于仗义执言,在左邻右舍中,人缘挺好。眼看着人家恩恩爱爱的小夫妻劳燕分飞,各奔了东西,东邻就于心不忍了。眼瞅着自家的枣树就来气,于是,奔回了屋里,拎了把斧头就要砍大枣树。街坊们也纷纷出来排解,好在王吉也不是一根筋,心里打了个颠倒之后,就听从众议,作出了让步,收回了休书。东邻见状,也就扔掉了斧子。这就是“王吉休妻”的姊妹篇“东邻伐树”。恩爱夫妻重归于好,街坊四邻和睦相处。这是“礼让”的功劳。
无独有偶,沁阳有个“仁义胡同”,就是又一曲礼让的赞歌。沁阳市古称怀庆府,当时,怀庆府出了个名人叫和塘,在京为官。有一次,他老家邻居盖房,多占了三尺胡同,和塘的哥哥不愿意,劝说未果,遂上京来搬救兵。望着急得满头大汗的哥哥,和塘微微一笑:“让他三尺又何妨?”哥哥倒也真听弟弟的话,回家之后就推倒了自家的院墙,往里让了三尺。邻居一看,羞愧得不得了,也马上动手,不仅让出了自己多占的三尺地方,而且,也主动往里让了三尺。这样,窄窄的胡同变宽了,变成了“仁义胡同”。假如当时和塘认了真,还有这世代相颂的“仁义胡同”吗?
由此看来,认真和礼让的确值得人深思!
我认为,认真不是较真”,它是对“真、善、美”的坚持。王吉发现妻子偷了人家的枣,有损于自己的人格,一怒之下,休掉妻子,虽然有点过火,但这样做人光明磊落,不贪不占,岂不令人肃然起敬!而礼让不是忍让,它是得理让人的宽容。东邻发现为了自己的几颗枣儿,惹得王吉休妻,心里很是不安,便要砍掉惹祸的枣树。这种得理让人、不愿邻居夫妻拆散的诚意,同样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