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詹长松) 8月3日,雨后初晴,走在位于武陟县大虹桥乡大官庄村的沙澧特晚秋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梨园,看着一株株长势喜人的梨树,摸一摸丰收在即的果实,该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郭昕明感慨地说:“今年有这样的好收成,团员们是功不可没啊!”
武陟县沙澧特晚秋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1月,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几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最初的4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并先后于2010年2月1日和8月16日成立党支部和团支部,现有党员11人、团员17人。
“当时成立团支部,就是想给合作社周边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该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孟凡礼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回到了家乡。看到这种情况,沙澧特晚秋黄梨合作社就主动为这些年轻人免费提供土地、树种、肥料、技术等,让他们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团员郭堂印承包的梨园面积最大,达到16亩,每年加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几万元。同时,为了提高青年人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该合作社还多次组织他们到漯河沙澧特晚秋黄梨基地、新乡小冀AAA农业旅游基地参观学习,并请专家教授到合作社现场进行讲解种植技术。
合作社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有了青年人加入,合作社经营管理也更加精彩。郭子彤擅长机修,各种设备到他手里没有玩不转的;刘晓波、郭子阳有多年在外打工经验,市场策划方面很有一套;郭三妮、高峰、郭超勇的市场营销能力超强;张新、刘小龙家里都种植过果树,果树管理经验十分丰富……
青年团员的加入,也给合作社带来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通过市场调研,团员们建议在推销时把“梨”说成“礼”,并帮助合作社注册了“怀府贡黄金果”的商标,设计了十分精美的外包装;通过学习,团员们建议用防护网来防护鸟害和风灾,往年十分严重的鸟害,今年对梨园收成影响几乎为零;团员们还建议使用蜜蜂授粉、摔打式授粉、机械喷施授粉,比原来采用的人工授粉减少了用工量;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团员们建议生物防治、天敌防治、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现在每亩地的防治费用从每年的1400元降低到600元。
采访最后,郭昕明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准备采纳团员们提出的“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建议。他相信有了这些充满活力青年人的帮助和参与,合作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