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这一论断令不少网友感到意外。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这个结论出自福建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调查样本涉及福建省9个地市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
近日,调查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一舵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对孩子的伤害80%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结论并非出自本次调查,而是其他相关调查的一个结论。但他同时表示,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确实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所致,这个影响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项针对北京680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家庭里,95%的孩子成了优等生,基本没有后进生;在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里,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在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里,三分之二的孩子是中等生。可见,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前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后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如果家庭教育不当,连基本的做人都不会,如何成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习惯、性格的形成,也都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实现的,想要之后再去矫正,往往来不及了。
现在家长总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排名非常清楚,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怎么样、同学关系如何,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如今,经常遇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到那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后悔,说:“只要孩子平安,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我们发现,如今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很逆反。其中,很多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而在一些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孩子往往没有逆反心理。这可能是因为在前一种家庭里,孩子往往没有话语权,父母地位高、见多识广,很难做到民主。而在后一种家庭,父母因为没什么文化,读过一些书的孩子有时就成了父母的“老师”,父母遇事都会请教孩子。如果孩子念了当地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上了大学,他还会变成家里的主心骨,有很多话语权。这样一来,孩子怎么会逆反? 中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