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强、陈晨) 8月2日,公安部政工部门“三项建设”省际互检组专程莅临我市公安局,调研指导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公安部赴河南互检组组长、云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刚及互检组成员参观后,盛赞焦作公安机关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特点突出、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省公安厅政治部组教处处长于静莉,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保,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政治部主任杨伊群陪同检查。
汇报会上,受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丁保东的委托,张保致欢迎词;杨伊群汇报我市公安政工部门服务推动“三项建设”深入发展以及贯彻落实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座谈会精神等情况。
近年来,市公安局充分发挥政治工作服务和保障职能作用,着力在政治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从优待警等方面下工夫,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市公安局在全省公安机关中率先成立公共关系部,实施治安防范宣传社会化工程,通过每日警情动态发布、每周治安播报、9类防范提示牌、3000多个治安防范网点科学权威地发布警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授防范知识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李刚在听取汇报后指出,焦作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特点突出、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一是通过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升了群众安全感。焦作市公安局通过开展“两述一评”,举办小型打击处理会、小型退赃会和小型新闻发布会,深入开展“四回访”以及大力推进“五进、五送、五必访”等一系列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使焦作成为中原地区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二是警察公关职能进一步拓展和外延。焦作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部的成立,开创了河南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先河,同时站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领跑行列,其承担的组织举行公安机关新闻发布会、协调处理公安机关对外社会公共关系等八项职能是警察公关职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外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宣传阵地建设有声有色。焦作市公安局利用《焦作日报·警务周刊》、焦作公安网、《每周治安播报》电视栏目三大媒体平台,使治安防范社会化工程触角进一步延伸,群众防范各类案件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四是工作载体选得准。焦作市公安局以春节文艺晚会和会演形式向社会各界汇报公安工作,形式创新、效果明显。
汇报会后,公安部政治工作互检组参观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部办公室、焦作公安网、《焦作日报·警务周刊》编辑部、市公安局影视制作中心,观看了《每周治安播报》电视栏目。
公安部政治工作互检组成员在《焦作日报·警务周刊》编辑部参观时,对其及时发布警情信息、提醒群众加强防范、减少“两抢一盗”等案事件发生的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陈 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