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苏丽芳
他,脱下军装换上税服,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在平凡岗位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他,沉静平实,没有豪言壮语,以平静彰显恪尽职守、公而忘私的忘我精神;他,饱含满腔热血,努力践行“忠诚、团结、勤奋、创造”的地税精神,以平常蕴涵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就是胡富生,市地税局稽查局综合科一名普通科员、军转干部、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10月,胡富生脱下穿了17年的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地税人。为了能尽快适应工作,胡富生报名参加了会计培训班,他白天上班,晚上上课,不管风吹雨打、烈日寒冬,整整“跑”了两年。这两年里,他逐步掌握了财会知识,学习了大量税收政策,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他说:“不管干啥工作,要干就干好,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这没啥丢人的。只要尽力了、尽心了,起码咱对得起每月国家给的工资。”
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胡富生被调入市地税局稽查局综合科负责办公室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管家”,所有零零碎碎的工作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年两次固定资产盘点,他都亲自带着年轻人对照账目挨个清点,不出一分一毫的差错;日常采购办公用品,他斤斤计较分角必争,让公家的钱每一分都花到实处;领用办公物品必须填写领用单;文件收发一定要贴签归档;使用公章必须经领导审批;借用办案物品一定要填单签字;领打印纸他会说“尽量两面打,省着用”;天热开空调他会说“温度26度最省电”;每天下午下班前他总要楼上楼下走走看看,生怕有什么安全隐患。
2009年,该局办公楼进行大规模整修,他负责工程监工。在很多人眼中,这绝对是个“肥差”,可他硬生生干了回“苦差”。与工程有关的单位、个人,任何理由的吃请他一律回绝,关乎工程质量的建材大到钢筋水泥混凝土,小到一颗螺丝钉,从采购到施工他都一样样把关。每天他都要到工地看一看、问一问,“不能浪费公家的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质量一定要经得起考验,不能拿大家的安全开玩笑”。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0年,该局档案管理工作要向省级一流看齐,他担起了这项工作的重任,负责全局自建局以来所有文字档案的整理归档输机工作。这一忙就是3个月。这期间他无数次往返市档案局请教专业人员,无数次往返兄弟单位学习档案管理经验。工作中,他从来没把自己看成是40多岁的老同志,干起活来总跑在年轻人前面,整理档案时,那一叠叠一摞摞档案,他楼上楼下搬来搬去无数趟。有一次,同事看到他面带痛苦、手撑着腰部、满头大汗地回到办公室,急忙把他搀扶着坐下,一问才知道,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就这样他硬是一声不吭坚持着,一天病假都没休息过。
从军17载,从税15年,胡富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如今,跟他一起转业到其他部门工作的战友很多都提拔了,而他仍然是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战友们都笑他太老实,只会“傻干活”。他总是憨憨一笑说:“都到这个年纪了,机会留给年轻人,咱干好分内工作就行。”
这就是胡富生,珍惜军人荣誉,保持党员本色,奉献基层岗位,平凡如尘土,平静如湖水,平常如沙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平”精神,为金色税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