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笔者以为,胡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为青年干部提出要求、提出希望,这是党生命力的要求,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年轻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适逢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很多年轻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给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这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年轻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缺乏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年轻干部继承和发扬传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年轻干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紧迫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牢记,越是看上去形势喜人,越要注意隐藏的风险。尤其是当前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价值观多元化,党员干部面对的利益诱惑增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更显必要。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发扬优良传统,要善于以史为鉴,从历史传统与现实分析中寻求参照系,汲取经验,强化动力。因为尽管历史时空不同,但革命先辈的广阔视野、坚定信仰、过硬作风,放在今天,也是我们爬坡上坎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原动力。
二是要立足时代要求。要以科学态度认识、继承和发扬在中国革命建设中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根本经验,把陈规陋习和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内容剔除出去,使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青春。比如,讲理想信念,现阶段的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开拓创新,新时期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艰苦奋斗,不再简单地要我们每天过艰苦的日子,而是要我们把艰苦奋斗当做一种精神追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讲无私奉献,不是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而是在和平时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把优良传统和作风创造性地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工作方法。
三是要树立发展观念。要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老传统”以“新内涵”。一方面,要搞好继承。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面临的目标任务也不同,但党的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没有变,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从来都是我们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基础和巨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新。只要是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的事,就应该大胆试验,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尤其是在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上要与时俱进,这里的“进”,指的是在工作方式上更高效、更节俭,指的是把过去的好传统规范化、制度化,并与当今的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而不是朝着浮夸、奢华这样的方向推进。
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年轻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适逢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很多年轻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给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这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