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住房子还能享受补贴,这为我们低收入家庭解了一个大难题。”近日,博爱县清化镇回族居民盖丙兰高兴地领到了住房补贴款。像她一样,该县共有811户低保和低收入家庭领到了2011年度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贴资金66.19万元。
天下之大,民生为大;天下之重,民生最重。近年来,博爱县坚持以人为本保民生,大力实施“民生解困工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谱写了一曲曲民生保障和谐乐章。
山区“饮水解困工程”让群众告别吃水难。“滴水贵如油”是昔日寨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全乡有水源的村寥寥无几,80%的群众靠吃雨水过日子。丰水年份还好,人们把雨水引流进蓄水池,可基本上满足人畜饮水需要。一到干旱年份,群众吃水就难了。今年春天,该县全面启动了山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其中汉高城饮水解困工程计划投资460万元,打深水井1眼、新修1000立方米蓄水池1座、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敷设供水管道2.75万米。工程完成后可解决汉高城、玄坛庙、大底和白坡四个村1900人的吃水困难。同时,该县主动与市水利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等上级单位联系对接,争取山区打井项目,目前已完成东矾厂351米深井1眼,寨豁乡5眼深井正在施工。项目完工后,寨豁乡24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的1.3万人可全部喝上安全水。
“阳光低保工程”真正惠及贫困家庭。该县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严格审批管理程序、规范资金运行、变事后公开为“过程监督”等多项举措,着力构建低保“阳光工程”,形成了“党政齐抓、民政牵头、部门协调配合、乡村积极参与、群众热情支持”的工作格局,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最需要帮助的家庭,真正使这项“德政工程”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近年来,该县低保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1998年的20户39人增加到现在的2379户4206人;人均月补助费标准由85元提高到现在的2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2005年开始,现在参保7644户14675人,月补助标准每人120元,保障率约为全县农业人口的3.9%。
“春风工程”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该县投资28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86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交流洽谈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接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同时,该县把农村残疾人培训工作纳入“阳光工程”,把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培训工作纳入“雨露计划”,通过开展“助残日”送岗位、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残疾人就业工程。今年上半年,该县新增就业人员3612人,占全年任务的7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8人,占全年任务的78.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85人,占全年任务的102%。
“健康信息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该县自去年4月份以来,全面开展了以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为主的“健康信息工程”建设,成立了1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队,深入每个村和每个农户家中,进行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健康体检、随访等服务,并将农村居民中的重点人群,如孕产妇、0~36个月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重点随访对象。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38.29万份,建档率达91.79%;已筛查出高血压病人3.15万人、糖尿病患者3780人、重型精神病人539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队的医护人员对筛查出的病人进行合理用药和康复指导,并定期入户进行随访。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