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杜玲) 记者日前从市编办获悉,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市直财政供养人员增长速度,2010年度再次实现负增长。
严格限定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编制使用总量控制制度。每年年初,市编办根据当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缺编情况、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统配人员安置需要及单位人员需求情况,拟定年度机关全供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总量控制数,提交编委会研究确定。总量控制数为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的最高限额,除市委任命的副县级领导干部外,所有进入市直机关全供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受总量控制数限制,超过总量控制数的,编办不审批,财政不拨款。近几年,市直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一般控制在300人以内。
严格执行编制审核程序。从2007年5月开始,我市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编办、财政局联合制定的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在用编申请经编办批准后才能上报招聘方案,在审核编制使用申请时坚持没有空缺编制不批准。
不断完善实名制管理制度。2006年,按照省编办的统一部署,我市将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及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建立较为完善的机构编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微机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