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李骏鸣)日前,记者在武陟县产业集聚区采访,感受到的不仅是该县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高标准、大手笔建好产业集聚区,提高综合承载功能的魄力,更有围绕主导、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及企业集团的热潮。围绕纸制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新投资11亿元的江河纸业30万吨造纸及30万吨特种纸项目、投资2亿元的利人高科彩印包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投资25亿元的天创风电产业园正在规划实施中……
目前,规划面积16.42平方公里的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已进驻企业1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家,初步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食品、医药、新能源3个辅助产业。今年上半年,该县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5亿元,实现产值98.3亿元、利税11.7亿元。
“产业集聚区是更高层次的产业园区,既要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发展,又要有特色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及企业集团。这样才能提高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武陟县委书记常鸿告诉记者。
为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有效破解项目用地“瓶颈”,该县把建设标准厂房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财政资金启动、社会资金跟进,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亩的标准化厂房区。去年以来,建成标准厂房36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容积率达到1.41,建筑密度35.86%;先后引进了河南容熙食品、宁波凯元电器、大正新能源车用镍氢电池、广州潘高寿凉茶、盛彩数控设备等32个项目入驻标准厂房。(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①)在经营管理上,凡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全部进入标准厂房,不再单独供地。在产业定位上,重点引进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电子电器、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生物工程、玩具制造等项目,倾力打造中小企业工业城和出口加工贸易区。该县目前正加快陶封工业区、詹店工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两个专业园区的主体功能,带动两翼快速发展。眼下,该县已与东方今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具体合作项目正在筹划。
作为去年被授予“河南省示范产业集聚区”称号,并被确定为“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产业集聚区”的一个县级产业集聚区,武陟县紧紧抓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着力招大引强两个重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财政筹措、资本融资、BT模式、争取项目支持等方式,先后投资20亿元,新建和改造道路52公里,敷设供排水管网58公里,美化亮化工程全部配套完成。目前,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产业集聚区功能日臻完善。今年,该县还将搭建“六纵九横”的区内路网,并大力实施供热供气、管网建设等配套工程,切实增强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在产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上,该县重点加快了“融资平台、创新平台、服务平台、土地收储平台”四个平台的建设。去年以来,该县先后成立了武陟县产业集聚区银河投资有限公司、武陟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武陟县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委员会,为集聚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先后引导区内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组织财政、工商、国土、环保等16个部门设立派出机构,入驻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大厅,对投资者实行“一站式”服务。
基础设施完善,融资渠道通畅,服务快捷周到,极大地吸引了外来客商,一批过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武陟。1~6月份,该县新开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53个,总投资122亿元,完成投资3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