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景观设计效果图
本报记者 郭树勋 刘正文
新区环境塑造就是要构建以水传韵、以绿传美的生态网架,形成滴水织绿、城野共生的优美环境。
人们常说:有水则灵。新区通过对水系、绿化的梳理,形成了“水中有城,城中有绿”的地域空间结构。
规划以塑造焦作山水城市格局为中心,依托大沙河、南水北调工程两大主干水系,未来引黄工程及连通现状沟渠完善焦作水网体系,建立山水对话、城林水影的城市意象,从而在依托原有的生态本底和现状自然条件下,构建“三水五带、城野交融”的生态格局。
这里的“三水”为:大沙河,绿带缠腰;南水北调,穿城而过;中央水廊,汇通南北。
这里的“五带”为: 西南角的生态通廊结合防护绿带及自然耕地,形成西部工业集聚区与文化旅游度假区之间的天然绿色屏障;文化旅游区之间的生态通廊为农业生态观光园;南部的生态通廊指新月铁路双线及郑焦晋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绿带,是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中央水廊东侧的生态通廊,结合蒋沟布局绿化,成为新区主要的生态公共休闲区;东南部的生态通廊为新区工业集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通过环境塑造,一个滴水织绿、城野共生的新城区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富有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