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一家饭馆打工的小曾,8月5日受伤,被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医院开价1830元,但工友匆忙中仅带了1000元,无法交费。此时,小曾的手缝了针,打上了石膏。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得知钱不够,小曾默默举起了石膏还未干透的右手,等着医生把石膏和线拆除,拆线时没用麻药。随后,一行人来到另一家医院缝了8针,花费800多元。
据最新消息,事发医院经过充分调查后认定,报道事实准确,对当事医生作出停职离岗处分,并向全院通报批评。
应该说,事件处理还算及时,但此事件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恶劣的。刚缝合好的伤口在不打麻药的状态下被强行拆开,这种场景,实在太让人联想多多,那血淋淋撕裂的,不仅仅是打工者的伤口,也是原本就脆弱甚至紧张的医患关系。
就大多数人的印象而言,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它应该是公益性的。病人来了,钱不够,不给治就算了,缝了又拆开,这种处置方式太过粗暴。这个时候的医院只是商店,这个时候的医者是商人,这个时候的医患关系就是生意。而只有“奸商”,才会采用这种血腥而没有人性的方式处置。
当然,在谴责当事医生的同时,也应该再多问一问,在遭遇到费用不足而又不得不救这样的场景时,有没有一种机制,能将医生从尴尬的第一线解放出来?
现在,有的医院每年光是为没能力付费的病人垫付的费用都有数十万上百万元,有的医院甚至将欠费责任落到医护人员头上。这样的后果,便是医生们在劳累疲惫地工作之后,还可能面临追欠费的风险。这也许就是某些医护人员喊出“要么交钱,要么拆线”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