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编者案
弟子规伴孩子快乐成长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可以原谅
学生日记及评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以原谅

作者:□心 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天下午上课时,自己的孩子和一个同学发生了一点小争执。原因是孩子看到同学拿小木棒在敲打樱桃树的叶子,树叶被敲掉了几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的事情,我的孩子却情绪激动,她非常生气地说:“他是故意的,这是我们家的树叶。他敲我们家里的树叶太可恶了,不可原谅。让他们回去,不能再留到这里上学了,太可恶了,不可原谅。”看到孩子这样生气,自己也觉得有点奇怪。当时只是想到可能孩子对这颗樱桃树感情太深了,平时没事总喜欢在树上玩耍,在树上休息,在树上给小鸟搭窝。樱桃树带给孩子很多的快乐。她不希望樱桃树受到伤害。我是这样认为的,但又觉得孩子怨恨的情绪有点太大了。这点小事不应该有这样激烈的反应的。虽然我通过讲道理化解了孩子心里的情绪。但是如果又发生同样的事情,我感觉孩子还会有这样过激的情绪。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以前孩子的心量是很大的,现在却变得这样斤斤计较。很小的事情到她这里就变得不可原谅,甚至要赶走人家。孩子变成这样我自己很惭愧。

  开家长课的时候,我们正好看到“修身为齐家之本”的教学片,非常有感触。当蔡老师讲到孩子一生下来,两只眼睛就是摄影机,耳朵就是录音机,无时不刻都在看在听,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都在给孩子做榜样。这些正面的,反面的榜样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家长的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答案。听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去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和邻居家里发生了一次纠纷。有一天我们的邻居忽然敲开了我们家的门,然后二话不说,搬着梯子进到我们家里就开始剪我们家的树枝。原因是树枝碰到他家的墙壁上。面对对方的无理我特别地生气,觉得这是在我的家里,他就可以这样强势地来剪树枝,假如他能讲出来,我们并不是不讲理的人,不用他上来我们自己都剪了。我就很生气,把剪树枝看成很大的一件事,认为邻居家太无理,他这种行为是在侵犯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反应也非常地激烈。当时孩子看到我很生气还劝我说:“妈妈,幸亏他们只有剪掉几小枝,对吧”,“不要紧”。现在回想起来,孩子的心量那时还是很大的,是我做家长的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定力。没有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提起理智。假如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就不会这样生气。他这样做并不是故意要无理,而是他们家的房子墙根是土地,没有硬化。连着几天下雨,雨水泡到了他们的房子,心里着急才会做事不考虑影响。并不是有心的。是可以原谅的。现在明白了,但事情已经过去了。自己的做法也成了孩子学习的榜样,因为自己的心量很小,也缩小了孩子原本宽容的心量。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认为同学的做法不可原谅的真正原因。我现在很后悔,自己《弟子规》学得太差了。孩子点点滴滴在学。作为家长真的要小心了。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件小事对我的内心触动很深。我自己也思考了很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他会承担我们的家风,家道,家业。我们期许自己的孩子以后是怎样的人,家长自己就要做到怎样的人。我们希望孩子以后家庭和谐,我们就要现在经营自己和谐的家庭。我们希望孩子以后婚姻幸福美满,现在自己就要努力经营幸福美满的婚姻;希望孩子在晚年幸福,就要让孩子看到做子女的为父母尽心竭力的付出,自己的晚年才会幸福。父母的晚年,就是自己的晚年。教育是上行下效,是教育者的以身作则。这是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对教育的传承。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家长的不断成长。“教儿教女先教自己。”这也是我学习《弟子规》的一点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