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聂楠)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上半年价格监督检查结果出炉,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医疗服务和药品类违法收费案件问题突出,全市共查处医疗服务和药品类违法案件28件,占全部价格违法案件的15.91%,同比上升16.67%。下一步,居民价格举报热点将成为我市价格监督检查重点。
据市发改委物价检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创新高,我市维持物价稳定的形势也越发严峻。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市各级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加大了专项整治和市场监管力度,及时查处群众价格投诉举报案件,以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上半年,全市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76件,实施经济制裁137.88万元。其中,退还消费者16.7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0.63万元,罚款30.5万元。违法案件中,药品和医疗服务、商品零售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关系民生的价格项目尤其引人关注。
在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医药价格检查整治中,我市首次推广使用电子检查方法,采取边检查边处理的形式,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并及时责令整改,共退还消费者4.6万元。检查中,涉及医疗服务行业价格违法行为主要为:无收费许可证收取大型设备检查费;特殊材料费未执行价格备案制度;部分县级医院超过规定的标准收取普通病房床位费、取暖费等;违反药品加价率规定,提高药品价格;重复收取一次性材料费;肢解收费、捆绑收费、扩大范围多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共查处医疗服务和药品类违法案件28件,占全部价格违法案件的15.91%,同比上升16.67%。
就群众反映的我市百货、超市等单位存在虚构原价的价格欺诈问题,市价格监管部门进行了专项整治,两次对不正当价格行为违法案件开出罚单。
总体看来,居民价格举报热点依然集中,且以群众咨询问题为主。市各级价格举报中心受理价格举报171件,咨询办结139件,占全部举报的79.89%,回复率达100%。群众价格举报、咨询的热点依次集中在停车收费、交通运输、旅游、药品及医疗服务、房地产、教育、物业管理、邮政通信等领域。其中,部分商品举报数量呈阶段性暴涨态势,如驾驶员培训收费、食盐、猪肉、某些品牌的洗化用品,消费者反映涨价较快或者商家突然提价,此类举报60件,占全部举报数量的34.48%。
下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检查力度,加强对事关民生价格项目的监管,着重处理群众举报反映的热点问题。其中,停车收费、驾驶员培训收费、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教育,以及油、水、电、气等能源、资源价格检查将是下半年物价检查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