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韩国军方坚称朝鲜曾经开炮
北约5名士兵在阿遇袭身亡
要闻简报
中国未来女舰艇指挥员首次远海实习历练
当事者被开除党籍和撤职
巴基斯坦警车遭袭5人死亡
河南为海归来豫工作
建绿色通道
奥巴马休假计划引争议
创意礼品会聚京城
延伸阅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水补源惠民生
市广利灌区清风岭地下水补源工作纪实
  市广利灌区管理局局长梁春生在温县青风岭检查引水补源工作。市广利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补源惠民、党恩泽福”,这是广利灌区青风岭漏斗区人民对引水补源这一惠民工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

  广利灌区是一个至今有2200余年灌溉史的著名古老灌区,秦代初创、汉魏始盛、明清发展、泽惠当代。也是河南省大型无坝引水灌区之一,范围涉及济源、沁阳、温县、武陟4市县24个乡镇(办事处)439个行政村、人口50多万人。

  广利灌区自古有个青风岭漏斗区,面积目前已近400平方公里,涉及沁阳、温县两县市234个行政村的34万亩耕地。

  这个漏斗区属广利灌区下游,由于长期缺少地面径流,大部分渠道淤积严重,水利设施老化损毁,多失去引输水功能,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全靠超采地下水解决,因此导致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年下降,至今漏斗中心区地下动水位埋深已达25米。目前,漏斗区内的地下水位每年仍以1米的速度继续下降。

  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了该区域内农用机井相继报废,每年需要更新的机井就达460眼,投入资金达700万元。同时,农业抽水灌溉费用相当惊人,据调查,漏斗区内灌溉亩次抽水电费近30元,费用是灌区中游同类费用的5倍,农田普浇一遍水,电费近千万元,农民不堪重负。青风岭漏斗区地下水严重短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的地方在干旱季节已出现吃水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青风岭漏斗区地下水严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危及民生的重大障碍和难点、热点问题,补源区广大群众盼望输水补源的心情十分迫切,这是补源区广大群众对社会建设的期盼,更是民生的呼唤。

  “要解决好地下水回补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输水补源。”市广利灌区管理局局长梁春生说,“面对群众的期盼,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必须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如果不能扑下身子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就是严重失职。”

  为切实解决好这一事关民生大计的问题,梁春生操碎了心。他多次带领班子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补水现场,仔细查看水量调度情况和补水效果,亲自动手堵缺口、捞杂草,面对面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一次,梁春生刚参加完省灌区工作会议回来,一下高速就不顾旅途疲劳,直奔补源区。他穿过茂密的玉米地,查看机井水位变动情况,又步行几公里,在补源区的河道上查看输水情况。之后,又把有关管理处和补源区乡村的领导召集到一起,召开现场会,直到深夜才返回局里。为了补源区的工作,梁春生最近累倒在病床上,但他依然惦记着补源区的工作和群众。

  补水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任务,该灌区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采取了七大措施。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为缺水区农民谋福利。

  ·疏通现有补水渠道,继续搞好示范性补水工作。同时,在有效补源范围内确立了26眼观测井,按时测量机井水位,在取得补源实效上狠下工夫。

  ·狠抓上、中游渠道工程的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项目工程建设,在连续8年争取投资9500万元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基础上,于2010年又成功争取到投资2567万元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通过几个年度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年节水力争达到2000万~3000万立方米,为补充漏斗区地下水工作提供了水源保证。

  ·在补源区内逐步开展补源网络工程建设,先后投资规模达300万元,恢复了10余万亩耕地的补源面积。

  ·依据近年来补源工作取得的成果,编制出《沁温补源区补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先解决沁阳市沁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温县西北部15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的补水问题,规划补源面积20万亩,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较大规模的补源项目工程,全面打造地下水补源网络。

  ·在原有4个管理处负责补水工作的基础上,又新增1个地下水观测站和2个管理处,加大了补水工作力度。同时,与相关村建立农民管水、监督组织,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制,初步形成补水工作运作机制。

  ·运用科学技术,实施青风岭漏斗区地下水采补平衡、修复生态环境的课题研究,从理论上彻底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经过该局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向青风岭漏斗区输水补源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成果不断得到巩固,赢得了省市领导和补源区群众的赞扬。去年,灌区全年补水8000多万方,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5000万方的补水任务。今年上半年也已补水2000多万方,补水范围扩大到6个乡镇58个行政村。有效补源面积由过去的4万亩增加到10多万亩,有效范围内机井水位平均上升10~15米,群众抽水灌溉亩次电费由过去的20元至30元降低到10元至15元。目前,近10万亩有效补源面积每浇一次水可节约抽水电费150万元至200万元。有1.2万亩耕地的温县番田镇白沟作、蔡庄、原庄、秦庄、小金香、大金香6个村,补水后,每浇一次水能节电约29万千瓦时,省钱约17.3万元。每年两季农作物浇5次,6个村可节电约150万千瓦时,省钱约87万元。不仅如此,当地生态环境也有了改善,温县漏斗区的一个个低洼处,变成了一个个小湖泊,成了当地群众消遣游玩的好去处。

  万家忧乐在心头,不用扬鞭自奋蹄。市广利灌区管理局扎实开展补充地下水工作,使有效补区内呈现出林茂粮丰、清水长流、万民欢乐的喜人景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