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凭借着勇气和智慧,硬是干出了令许多大企业都刮目相看的大事业。目前,鑫诚股份已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具有承接整套焙烧炉、焦化炉所需特种黏土砖、轻质砖、散装料、硅砖、高铝耐火砖等耐火材料合同的能力。“如此配套齐全、材质齐全的耐火材料企业,国内仅此一家。”张国平自豪地说,“一句话,进了鑫诚门,可买到窑炉需要的所有耐火材料。”
企业转型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层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立足点。产业升级转型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产业,而是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新型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造和提升,使老树开新花。鑫诚股份的否定之否定,并非是拍脑袋式的随便否定,而是立足市场需求、基于企业实际的科学取舍。
鑫诚股份原来地处中心城区,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生产工序连续性差、除尘系统老化等原因,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面对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他们冷静思考后毅然取舍:整体搬迁。说到搬迁,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原样复制,二是脱胎换骨。鑫诚股份认定第二条路,把搬迁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腾笼换鸟的方法,易地建设新厂区,搬出新技术和新工艺,搬出企业规模效益。
鑫诚股份的异地搬迁改造,有着巨大的风险。时至今日,提及当时的决策,靳艳军和张国平依然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后怕。但担心的事并未发生,为何?因为鑫诚股份进驻到了思想解放、环境优良、扶持到位的中站区。对于鑫诚股份的入驻,中站区委书记郑连武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支持鑫诚股份的发展,就是支持中站区的发展。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王付举则一直强调,投资到中站,事事都好办。尤其对鑫诚股份这样有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中站区领导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通过整体搬迁改造,鑫诚股份淘汰了原来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倒烟窑,采用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隧道窑和天然气梭式窑烧成工艺,日产量一下子由原来的70吨提升至266吨,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升为目前的95%以上。
鑫诚股份的整体搬迁改造,走的是一条绿色环保的资源节约型路子。在根治粉尘污染方面,鑫诚股份对传统的除尘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采用密闭罩集气、机械排风、高效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和设备,除尘率高达99.5%,回收的粉尘还可用于再生产。鑫诚股份产能2.5万吨时,企业占地面积204亩,而目前产能25万吨,占地面积只有113亩,直接节约土地91亩。
企业的兴衰成败,有时仅在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唯有领先一步,才能步步领先。耐火材料行业本身是个高耗能行业,随着技术的进步,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不断增加,每吨耐火材料的炼钢量增加,也将节省耐火材料的使用。在节能降耗的大背景下,技术升级的课题摆在耐火材料企业面前。据此,鑫诚股份认为,在产品结构的升级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替代”,即高档材质对低档材质的替代,不定型产品对定型产品的替代,功能型产品对普通产品的替代。技改搬迁投产庆典时燃放的鞭炮硝烟还未散尽,鑫诚股份就开始了企业发展的一次次刷新:2008年,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二期扩建,使年产能跃至25万吨;2009年3月份,开工了总投资2亿元、年产25万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三期建设工程项目。目前,这一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即将开工建设的鑫诚股份四期建设工程项目,是鑫诚股份立足“打造国内最大耐材生产基地”战略构想,实现“奋力走在行业前列,建设活力四射、富裕文明新鑫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项目总占地面积230亩,计划总投资8亿元,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工艺,主要生产莫来石耐火砖等高附加值的特种耐火材料制品,设计年产能15万吨。项目计划建设工期18个月,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随着鑫诚股份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料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增,目前年生产及加工用量约60万吨。因此,只有拥有矿山开采权、建设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满足生产的需要,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鑫诚股份决定在博爱县成立博爱鑫诚矿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并以矿山为依托,采用高端节能环保生产新工艺,建设两条自动化耐火材料生产线。该项目将于本月底开工,总投资1.2亿元,工期为一年。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
有多远的眼界,就有多远的前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重要的职责就是拥有战略眼光,对产品和市场进行正确判断。谈及未来,张国平说:已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鑫诚股份,目前正在谋划上市,上市成功之后,将开工建设碳素工程。届时,鑫诚股份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