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校外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放区“三结合”
推进街道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博爱县:“小红帽”解疑释惑
义诊活动下乡来
团武陟县委送应急知识到基层
大学生暑期实践到我市
城伯镇开展“青干培育计划”活动
又是一年七月七
孩子假期挺开心 家长担忧还焦虑
不要到沁河黄河游泳洗澡
为放暑假流动儿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假期挺开心 家长担忧还焦虑

  假期家长带孩子上补习班。 本报记者 田建明 摄
  孩子闹情绪了,家长想办法安慰孩子。 本报记者 田建明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赵晓晓

  暑假,本该是孩子和家长的最爱:孩子们卸下学业的“重负”,可以自由自在地消遣大把大把的时间;家长们也长舒一口气,不用起早贪黑地接送孩子上下学、身心疲惫地辅导孩子作业了。然而,在过半的暑期中,记者采访时发现,暑假里的孩子或参加补习班、或结伴旅游、或经常聚会,家长们却备受考验,深感压力大,甚至患上了“暑期焦虑征”。

  1个假期7个补习班

  市民张女士本来一周去美容院一次,可一个多月以来,她在美容院的朋友们却没见到她的身影。“太忙了,假期给孩子报了7个补习班,比孩子正常上学还忙,这个班刚放学,就要奔那个班,中间就差一个小时,我快累死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来这里休闲呀。”近日,张女士忙里偷闲来到了美容院,面对姐妹的关心,她很无奈地表示:“今天下午孩子就一门课,我把她刚送去,两个小时后去接她,赶紧给我洗脸吧,可不能耽误。”

  7个补习班?“琵琶是培养气质的,跳舞是塑造体形的,篮球是锻炼身体的,练字是修身养性的……”张女士给大家解释说:“没办法,现在孩子们都报班,假期也不停,你不给报,孩子就落后了,啥都能耽误,这可误不起,这个假期光报班就花了我七八千元。”

  记者了解到,张女士每年给女儿课外培训的费用在一万元左右,女儿才刚上小学二年级。本来和一般小学生一样,张女士给女儿报了四五个班,可看到不同的补习科目,就联想孩子不会就可能落后,索性一下子全报了。

  “每天考虑怎样送接,从一个班到另一个班的路线、时间都反复设计、核实,有时候来不及了就打的。”张女士说着说着睡着了,她太累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熟睡的张女士,姐妹们说,不知道是孩子们上补习班,还是母亲上补习班。

  1个月花费近5000元

  小杰今年刚初中毕业,中考成绩很优秀,考上了市一中。作为奖励,也是为了兑现父母的承诺,他收到了一台价值近3500元的最新款平板电脑。

  “儿子平时学习不错,不知咋回事,考前一段时间他连续两次质检成绩都不太理想,为了激励他,我们承诺考上市一中了就奖励给他最想要的平板电脑,没想到这个办法确实有效。”小杰父亲说。

  录取结果出来后,小杰和同学们相约去庆贺,父母又给了500元。聚会那天,小杰很晚才回家,满嘴酒气的他还埋怨父母给他打电话催其回家了。

  “没过两天,儿子又提出要更换手机,又要1000元。”父亲说,“不买吧,想到儿子一般不提要求,可能这次太高兴了;买吧,一个月不到就花了5000元,实在够呛,我和他妈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元钱,真心疼。”

  可就当父母稍微显出犹豫时,小杰却说,同学们换手机的多了,都是最新款,他挑的还不算贵,说的父母不得不给换手机了。

  近日,小杰又给父母提出了一个难题:五六个同学已经商量好了,要结伴去青岛旅游。这次,父母真不知道是否该满足他的要求了。

  晚出早归愁坏父母

  这个暑假,对市民李先生来讲,实在是难熬,他说他对儿子已经束手无策了,他现在甚至不想看见儿子,不愿与儿子讲话。

  是什么原因导致父子关系僵硬到这般地步?“你不知道,放假一个多月以来,他天天白天睡觉、晚上瞎跑,常常是晚上彻夜不归,早上五六点了来家睡觉,一睡就到下午五六点,早饭、晚饭叫都叫不起,吃了晚饭就出去玩。天天如此,你说让人恨不恨?”李先生很无奈地对记者说。

  今年秋季开学,儿子就要上大三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学是最轻松的阶段,我马上就要毕业了,现在必须抓紧时间玩儿,体验一切可以体验的生活。”

  可体验生活也不应该是如此方式呀。“有啥生活体验必须到晚上,这样不仅对他身体不好,还让我们担心,谁知道他是打夜市还是赌博了,问他啥也不说。”李先生说,自己工作很忙,很后悔没有及时给儿子沟通,哪怕制订一些外出旅游等花钱的暑假计划,也不至于像现在一样。李先生愁坏了,有时候甚至一夜不睡等到儿子归来,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儿子赶紧开学吧。

  我市教育工作者赵书凯说,家长和中小学生一起紧紧绷着“学习”那根弦,连假期都不放过,其实,家长们也知道孩子不是机器,不能连轴转动,要适度放松,可谁都怕“偷懒”一个暑假就落后了,相互较劲的父母累了自己,更累了孩子们。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绩的孩子高兴,可高兴是要受到奖励的,就连父母都知道,这分成功来之不易,应该奖励,可是他们教给孩子们那么多的知识,就是忘了告诉他们要勤俭。晚出早归的孩子,父母应该领着他去体验真正的生活,哪怕是打份零工,而不是打着体验的旗号去瞎混。暑假成了考验家长的假期,除了需要改进教育方式,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