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爱心涌动山阳城
关注水与焦作未来发展
创新统计 保障服务
焦作旅游快讯
《陈式太极拳志(增订本)》出版
焦作市钢铁贸易商会昨成立
贡献青春力量 打造焦作名片
寨豁人的“绿色银行”
尽心尽职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寨豁人的“绿色银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连日来天气闷热得如烤炉一般,令人透不过气来。在这大热天里,博爱县寨豁乡的老少爷们没有躲凉,而是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山上。花椒已经基本采完了,他们纷纷上山又为哪般呢?原来是山上的核桃熟了。

  走进南坡村300亩核桃园,只见高高的核桃树舒展着巨大的树冠,用极富生命力的枝条,尽情地拥抱着阳光雨露,以不菲的果实回报着南坡人的厚爱。

  南坡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平说:“俺村有320口人,过去种粮食,辛苦一年,一亩地纯收入200元。村里有300亩地,退耕还林种核桃树以后,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少说也有1000元,仅此一项,全村人一年增收30万元。”

  寨豁乡乡长张剑说:“南坡村是俺乡实施‘绿色银行’工程的一个缩影。目前,全乡光核桃种植面积就有4575亩,大部分都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

  有24个行政村、1.2万口人的寨豁乡地处山区,是省级贫困乡。过去穷,根子就是农业结构单一,乡亲们的收入主要靠种粮食和少许的经济作物弄几个钱。要除掉穷根儿,就必须调结构。

  寨豁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乡原有耕地2万多亩,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共腾出8900多亩地可用于发展林果业。另外,该乡还有宜林地45826亩。变资源为财富,成了寨豁人的必然选择。

  “绿色银行”工程启动以后短短几年,该乡林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截至目前,全乡果树种植面积达到9370亩。其中,村村种薄皮核桃,有20个村种柿子,有13个村种樱桃。林果业的快速发展,使村村都有了“绿色银行”。

  记者在小底村樱桃岭生态园采访时看到,辐射东仲水、下岭后等村的总面积达3000亩的樱桃基地已经建成,近一半进入盛果期,年产樱桃150万公斤,今年每公斤樱桃售价高达20元,亩均收入3万多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崇泼对记者说:“上千口人的小底村年人均6000元收入中,有70%的收入来自种樱桃。”

  为了扩大寨豁乡樱桃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该乡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樱桃节。今年樱桃节期间,每天来自山西、郑州、焦作的游客有万人以上。

  如今,该乡正在实施的“绿色银行”工程又制订了新的五年规划。寨豁乡乡长张剑说:“5年内要建成5大果树示范园区:以汉高城、玄坦、焦谷堆3个村为中心的5000亩核桃园区;以下岭后、桥沟、茶棚3个村为主的3000亩柿树园区;以小底村为轴心、辐射13个村的3000亩樱桃园区;以寨豁村为主的500亩晚秋黄梨示范园区;以焦谷堆、张三街2个村为主的1000亩皂刺园区和占地500亩的花椒园区,并以此为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拓宽增收空间。我们计划到2015年,把寨豁乡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果、鸟语花香、亩效益万元的花果山、金银山。”

  寨豁山里的核桃熟了。

  山上,采核桃的乡亲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