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王小明
在2010年中站区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有个叫“草房子班”的班主任应邀到会,参加了其中的访谈节目,讲述了“草房子班”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就是中站区跃进路小学四一班班主任秦云霞。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铺开,喜爱读书的秦云霞更加坚定了用书籍来丰富学生生命的教育理念。每天早晨,迎着灿烂的阳光,她和学生们用诗歌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她为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唯美小说《草房子》,和学生、家长一起阅读,一起朗诵,一起感动,一起写读书笔记。他们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之后,她把这些读书感受编成了班里的第一本册子《草房子的故事》。孩子们看着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文字编进了书里,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孩子们和家长的一致建议下,他们班被命名为“草房子班”,并举行了庄重的挂牌仪式。从此,“草房子班”深深地融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每年寒、暑假,她都会把假期里要读的书详细地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把读书的进度、内容和感受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自己。对学生的邮件,她逐个回复,或表扬肯定、或提出批改意见。为此,她经常在电脑前坐到深夜。她还把学生们的读书感受整理编辑,装订成册,《我的生命叙事》、《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热热闹闹过新年》等册子陆续与学生们见面。据统计,学生们的读书笔记已有10余万字。
去年秋季,她开始用相机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学生们上课专心的姿势、下课矫捷的身影、活动中大胆的表演、领奖时自豪的神情,都被她一一收入相册之中。一个学期下来,她的相册已存储相片600余张。期末考试结束后,别的老师都回去休息了,她却来到学校坐在电脑前,把这些照片分类整理,编辑成影像格式,做成了电子素质报告册《留下脚印一串串》,这也许是全区乃至全市的第一本电子素质报告册。
秦云霞像一缕阳光,温暖着“草房子班”每个孩子的心,叙写着“草房子班”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