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如果没有与太极拳结缘,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王智芳说。
今年41岁的王智芳是焦作电务医院的一名医生,2007年不幸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骨髓纤维化,白细胞低至每立方毫米1000多个(正常值为4000至1万),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血小板也仅有1.7万个(正常值为10万至30万)。血液病专家称,这种病接近白血病,通常生存期为3到5年。
“去练练太极拳吧。”母亲给她提建议,希望她在健身活动中改善体质。
2009年春季的一天,王智芳找到国际武禅(陈式太极拳)俱乐部教练史潮记。“你学太极拳的目的是什么?”史教练问。“我是来减肥的。”王智芳撒了谎,她怕教练知道她有病后不收她。
抬不起腿,立不起身,别人每天早上能练7趟拳,可她一趟都打不下来。不得已,王智芳向教练说出了实情。史教练非但没有让她走,反而对她更加关照。针对她刚开始练拳时出现的打嗝现象,史教练专门指导她如何运气、呼吸,结果打嗝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一个月后,王智芳每天早上能打3遍拳了。半年后,她觉得身体比原来有劲了。身体状况的改善更增添了王智芳习练太极拳的信心。数九寒天、三伏酷暑,她都坚持每天到市东方红广场练拳。
今年年初以来,王智芳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又有了不少改善。“原来我上楼时要上一层歇一会儿,上到我家的7楼大概要半个小时。现在,我在不拿东西的情况下能一口气上到7楼。”王智芳说,以前只能上半天班,现在能够上全班了。
不久前,她又到医院复查,化验结果显示她的白细胞、血小板分别上升到每立方毫米2900个、3.5万个,这个结果令专家都感到惊讶。
“现在我能跟着拳友们一次练7遍拳。”王智芳说,“ 练习太极拳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更让我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吃药打针所换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