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快到中午的时候问孩子想吃什么饭?要不就吃昨天中午剩的米饭吧?我这样问孩子。孩子张口就说:“昨天的米饭里有爸爸剩的,你再给我做新鲜的。”我听了孩子的话心里很难过。但是又觉得不能当下责怪孩子。体会到孩子的心里对爸爸没有感恩心,没有孝心。思考了一下就对孩子说起孩子小时候的故事:
你刚生下来的第一个晚上,爸爸就坐在你的身边,慈爱地看着你,你有一点点的表情都逃不过爸爸的眼睛,爸爸无微不至地照顾你。
你刚生下来的第一个月里,你的尿布都是爸爸洗的,一点都没有嫌你脏。你小的时候大小便的次数很多,常常刚换好就又被你搞脏了,爸爸还是很快乐地再洗。洗好的尿布,要拿给你换的时候,爸爸还会把尿布放在自己的身体里暖热了才给你换上,生怕尿布会冰到你的小屁股。
你慢慢地长大了。爸爸只要有时间回家,总会在你睡觉时给你讲故事,讲了一个又讲一个,讲故事的人都快睡着了,听故事的你还缠着爸爸不放。
每次你吃剩的饭菜都是爸爸在帮你吃,爸爸还很快乐地自嘲自己是“净坛使者”。爸爸一点都没有嫌你脏,在爸爸的眼里,孩子,你就是一块宝。
每次爸爸下班回家,不管再累,再辛苦,也总不忘记抱抱你,抡一圈。或者陪你做捉迷藏的游戏。
每次看到你的进步哪怕一点点,爸爸总会去鼓励你,看到你开心的笑脸,爸爸笑得最开心。
看到你在学习上不得力,爸爸总是在背后暗暗着急,默默叹息。
当看到你受了委屈,爸爸感到就像拿刀子在割自己的心
讲到这里,我看到孩子的心沉下来了,就接着给孩子讲陈老师的故事。陈老师带过我的孩子,她也很喜欢陈老师。
陈老师以前曾经照顾自己得了癌症晚期的外公。有一次陈老师端着一碗汤喂外公喝。第一勺汤陈老师放在自己嘴边轻轻地吹一吹,送到外公的嘴里。第二勺的时候,她又要往自己嘴边吹一吹,忽然就觉得会不会很脏。可是当她想到面前躺着的外公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爱时,她又鼓起勇气吹了吹那勺汤,又试着喝了一口,当她喝下去之后才知道,原来一点都不脏。
讲到这里自己已经是泪流满面,孩子的眼睛也是湿的。
我又接着问:“假如有一天你自己拉肚子,不小心把裤子搞脏了,要你自己洗你会不会嫌脏?”孩子就点头。我又问:“你自己都嫌自己脏,爸爸无偿为你洗那么多,都没有嫌你脏。爸爸在无怨无悔地为你付出的过程中,你在慢慢长大,爸爸在慢慢变老。
等到有一天,爸爸老到发抖的手拿不住筷子,你会不会喂爸爸吃饭?
当爸爸吃饭时食物往下掉,嘴巴含不住汤,汤往下洒,弄脏衣服时,你会不会不耐烦?当爸爸没有体力常常洗澡、洗头,身上发出味道,你会不会帮爸爸洗?
当爸爸的大小二便需要人来料理时你会不会嫌脏?
假如爸爸现在剩的米饭你就会嫌脏,以后爸爸真的老到需要人照顾时,有谁会在他身边陪伴他,照顾他?”
说到这里,孩子很感动。我就问她:“你愿意当忘恩负义的人吗?”孩子很认真地摇摇头。我看到这样就想让她一个人来思考我的话。我就对孩子讲:“妈妈现在去炒米饭,如果你实在不想吃,妈妈也不会勉强你。我会再为你热一些千层饼,再做点鸡蛋汤。”孩子点头。米炒好了,我给自己盛了一些。这时孩子走来,我对她说:“千层饼在这里,热好了,你可以吃。”孩子就对我说:“我也要吃一点炒米。”我就说:“那你自己盛,吃多少都可以。”孩子就拿了一个小碗,盛了一点点。
吃饭时我看到孩子很认真在吃炒米饭,我没有再说什么。
孩子今天写日记时写了这件事。最后一句话她说道:“我觉得一点都不脏。”
看到孩子的这句话我很感动,也深深感受到孩子实际上是很好教的。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和老师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颗柔软的心。用爱心去体会孩子的心结在哪里,用疏导的方法让孩子接受、改错,这样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