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 通讯员张天鹤)8月15日,是马村区待王街道东星碳素有限公司工人领工资的日子。这一天,工人们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个月比上月平均多领了120块钱,这都是待王街道工会通过积极协商争取来的。”该公司工人成海林高兴地说。
近年来,待王街道工会在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拓展和深化。首先,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确定不同的协商重点。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着重抓“增长”,以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核心;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中,着重抓“标准”,以确立行业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标准为核心;在区域工资集体协商中,着重抓“保底”,以确立工资调整幅度、加班工资标准以及工资支付办法为核心。其次,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形势灵活进行谈判,抓住机会积极协商,对企业老板反复宣传工资集体协商的好处,发挥老板中省市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形成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一种政治待遇的共识;对工人则反复进行培训宣传,消除不敢谈、谈不好的顾虑;对新落户的企业以安商稳商为主,出台了一系列服务经济发展、助推企业壮大的政策措施,从而创造了劳资双方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目前,该街道与辖区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达率到100%,有效解决了辖区职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