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本报通讯员 薛贝利
今年年初以来,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市工商局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先后推出和完善了“三张盾牌”,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进而打响一场食品安全保“胃”战。
推行“菜单式”巡查方法
在食品市场日常巡查中,该局大胆推行了“菜单式”巡查方法,有效解决了巡查人员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效率不高的问题。
针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点多面广的特点,该局将食品安全检查内容统一制作成表格样式,以经营资格、自律制度落实情况、食品质量情况、食品包装标志、食品商标广告情况等5项内容为核心,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任务分解成28项具体检查指标。巡查时,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根据表格中每一小项内容进行逐一检查,发现所售食品出现问题时,还要在表格中填写处理意见。为了确保这种巡查方法得到落实,每次巡查时,食品经营商户及巡查人员都要签字证明,基层工商所所长还要定期对专管人员巡查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描绘信用等级监管“路线图”
为了对食品经营户实施有效监管,该局还描绘了一张信用等级监管“路线图”, 对食品经营户进行分类监管。此举一改过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监管方式,将有限的执法力量用在“刀刃上”。
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巡查工作的特点,该局印发了《焦作市工商局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界定距离、分类监管,强化效能”的原则,把食品经营单位按照信用等级划分为诚信食品经营户、一般守信食品经营户、警示食品经营户、严重失信食品经营户四类。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诚信经营商户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对一般守信经营商户每两个月至少巡查一次,对警示经营商户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对严重失信经营商户每半月至少巡查一次。截至目前,全市流通环节7659户食品经营户已全部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了信用档案,记录其许可证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内容。
精心编织食品质量“检测网”
为加强食品质量监管,该局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了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力度,精心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市的食品质量“检测网”。在这张大网下,把一些危害百姓健康的食品过滤出来,从而让消费者购买食品更加放心。
该局开展了婴幼儿乳粉周周抽检行动,对婴幼儿乳粉实施每周抽检,范围覆盖全市乳粉批发商、超市、孕婴食品零售商店,重点检验三聚氰胺、脂肪、蛋白质三项指标。目前,该局已连续抽检28周,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71批次。该局开展了季度食品抽检行动,重点检测群众日常消费量比较大的肉、油、酒、蛋糕、休闲食品等八类食品。上半年,该局共抽检肉制品39批次、白酒35批次、蛋糕和休闲食品30批次。另外,该局还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抽检,以卫生部发布的151种容易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为重点,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抽检125批次,并根据监测结果组织全系统对不合格食品进行严肃查处,达到了监测一批食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