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生高岭,云露得泫其花,质本贞也;莲出绿波,飞尘难污其叶,性自洁也。卉木无知,尚表其志,况人伦有识,得无处其更高端乎?
世上父母儿女之性,贵贱穷达之理,其至高至大者莫如“孝”字: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则万万人存乎一心也。
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丁村,地灵人杰,凝晖钟瑞。背依太行之形胜,坐拥黄河之涛声。居怀庆之东北隅,秉儒家之大教化,孕一丁兰而照亮人伦之天空。
时维汉朝,地当河内,县称修武,人曰丁兰,生于斯长于斯且受教于斯。其深痛于父母在而未尽孝,遂雕父母之像供之。肃容净手,焚香祝拜,如对生者,不敢有失,积日累年,未曾懈怠。
邻者张叔,无礼于木像,骂且至于打。丁兰情急心恼,重手责之。有司捕其归案。其跪于父母木像前,泪胜泉涌,悔过肠青。大孝感天,精诚动地,木像亦为之泪下。皇上知之,免处罚而举孝廉,影行迹而成画图,彰孝道而显德行。
白驹过隙,恍然千年。元代,丁兰名列二十四孝。二零零九年,丁兰刻木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条传说,不同时代,道德之醒世价值一以贯之。
想我泱泱中华,堂堂中原,五千余年华裔一脉。凝心聚神,大邦振起;道德风化,曾不稍缺。其雨露暗洒、潜移默化、居功至伟者,孝道当仁不让。古有二十四孝,丁兰刻木,辉耀人伦;今有八荣八耻,道德旌帜,彪炳史册。
百善孝为先。吾辈树碑遥追丁兰,旨在倡行孝道,尊母敬父。试问,光大我教谕,敦厚我乡风,砥砺我民俗,感化我老幼,舍孝道一途其谁有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美好家园,提升幸福指数,举孝道做后盾,必定一路铿锵;弃孝道而施为,不啻虚妄空谈。
丁兰刻木,孝心至诚,感地通天,推而广之,则慎终追远不其为虚,民德归厚指日可待矣。
吾师孙照平先生,神交孙振庭先生,丁村人士,德高望重,多年来致力于丁兰故里之史料挖掘、遗址恢复,冒炎暑天奔波,骑电动车来访,耳提面命,殷切有嘱,横河人程庚伦沐手撰文敬以志之。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