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至今印象深刻。
说的是“临终关怀”——就世界范围而言,出现只有二三十年时间,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国外有很多“临终关怀”医院,国内极少数大城市也有,专门接收濒死之人。医护人员提供最为悉心、贴身的照顾,使得这些理论上失去救治意义的人在这里减轻身体上的痛苦,得到心灵最后的关爱。
其中一项护理规定让我过目难忘:医院每个工作人员,哪怕是清洁工,恰好经历某个病人最后时刻时,一定要紧紧拉住病人的手。根据他们的理论研究,说的形象一点就是:人在弥留之际,仿佛孤身穿越一段长长的黑洞,虽然肉体已失去表达的能力,但还有简单的意识,此刻心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孤独感,而当他的手被人握紧时,就如同有了一堵坚实的墙壁可以依扶,帮他摆脱牵挂、焦虑、埋怨,充满希望和信心地走向透着微光的洞口、走向未来世界。
当我把这一点讲给爱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在咱们这儿,人死时是不能拉他的手的。我明白那话里的潜台词:怕死了还对活人纠缠不休。也明白这是深深印烙在我们民族潜意识里的对死亡的解读。
你相信人死之后会去往另一个幸福的天国或下到可怖的地狱里吗?我不这么认为。我宁愿相信,他会用最后的一点感知带着你手心里的一丝温暖进入永远的甜甜的安睡,走得了无牵挂、安详稳妥。我更相信,牵手对于活得很健康的人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不知你是否留心过电视里武侠片的一些镜头,一个功力深厚的人为他人疗伤时,通常是这样做的:面对着盘腿坐好,彼此掌心相对,一人发功,把自己的能量、武功经由掌心、臂膀传递给对方。现代的拍摄技术用生动的手法加以具体的展示,我们甚至能看到两人周身闪动着如电流般神奇的蓝光或白光、金光,巨大的能量就此导入对方的身体。其功效立竿见影,受传之人短时间内或伤势痊愈或功力大增。此刻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是不是掌心相对时,心与精神也连在了一起,二人似成一体,当然就可以克服一个人所不能面对的困难。这兴许是中国传统武术精髓中所蕴含的某种禅机,但我更相信这是中国人文传统精髓中所蕴含的禅机。
当然,现实中你我的牵手是不会出现上述奇异现象的,可一定会有看不见的东西真的在我和你之间悄然传递。
蹒跚学步的孩子,摇摇晃晃地想要跨上台阶,一旁的父母赶紧走过去,牵引着孩子稚嫩的小手,一起迈向成功。这样的场景让人看到希望,尽显一代人对一代人血脉、爱、力量的传承和延续!
也经常会看到,银发苍苍的老妪搀扶着须发皆白的老翁颤巍巍地在人流间挪动。那佝偻的身影让人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又不禁暗暗感谢上苍的仁慈:纵然红颜不在,却总有一个人会用全部的心和爱陪着你、支撑着你一起慢慢变老!
还记得那次不幸遭遇,再没有什么更有用的词句来化解我的悲痛,知己就沉默地攥着我的手,许久许久。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记起她手心里的温暖,那股暖流,早已随着血液流驻进心里!
是夜噩梦袭来,竟致我如婴儿般本能地连声急促地喊“妈妈!妈妈!妈妈!”爱人无论怎样摇晃、拍打也无法让我摆脱梦魇,而我在梦的边缘急切地叫着,快!快拉住我的手。他马上照做,我在混沌间感受到了他宽大掌心中的力量,很快地,惊恐退去,我清醒了,回到了现实。爱人从此也便了解,把手牵在一起,彼此便无所畏惧!
每每看见热恋中的情侣们幸福地相互挽着一双手,自然、甜蜜,令人心生柔软的嫉妒。而我们却有多久不曾牵过老爹老娘那饱经沧桑的手了?过斑马线时你是否会下意识地拉住糟糠的手,让她的身体紧挨着你?而当孩子失败时,你有没有想到过紧握他的手?
从前,我逢人就讲这个关于“临终关怀”的故事,可今天,我突然觉得这样实在太原始、太慢,我忍不住想让更多的人们更快地了解这一点。于是,心中积聚的呼唤化为文字,我坚信这个小小的动作,对于在生活中苦苦奋斗的人,意义非凡。
是啊,心手相牵,血脉相连,不必千言万语,安全感、幸福感、信任感、暖意……会在你我相扣的十指之间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