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年学生中的太极风
举办演讲比赛
展现精神风貌
开学之际青年聚会忙
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强力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
马村区:四项举措扎实推进 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庚玄杯”焦作市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之星情况简介及选票
开展“春苗慈善
1+1大行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学生中的太极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一项老少咸宜的运动。在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漫步在公园、广场、校园,随处可见演练太极拳的人群。特别是当你走进大中专院校或中小学校时,会看到许多学生演练太极拳。

  当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焦作举办时,我们撷取太极故里其中一所院校学生演练太极拳的镜头,也在这迷人的时节,感受一下太极风。

  校园内的太极旋风

  “中国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外指的是一般的招式套路;而内则比较抽象,这就需要老师的领悟,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作大学太极拳青年教师任天麟说。

  在焦作大学,像任天麟一样对太极拳痴迷的老师还有很多。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极拳教师李会帅告诉学生,打太极拳和毛笔书法如出一辙,刚开始写字要求先从横撇竖捺基本笔画入手,而太极拳则从一招一式的单个动作开始。太极拳柔中带刚,缓急相间,正对应书法家手里毛笔的挥洒自如、快慢提顿、轻淡重墨。不少老师还会把练习太极拳和做人的道理结合起来。“太极的起势在于酝酿感情,主要为后面的套路打下基础,这刚好就像人生的孩提时代一样,要好好长身体,学知识,以便为以后投身社会建设作准备。练习太极拳所要求的认真细腻的态度和厚重的内涵,也正是做人所必须拥有的。”任天麟说。

  近几年来,随着太极拳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和老师的言传身教,焦作大学的太极武术专业报名人数也正逐年上升,在校园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太极旋风。

  成立太极武术学院

  任天麟在一次上太极拳普修课时,有一位男同学问:“老师,太极拳这么难学,为啥咱还非得要学呢?篮球、排球不也很锻炼身体吗?”任天麟明白这个问题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想法,他冷静地说:“练习太极拳,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它的文化内涵,因为太极拳结合了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道家的引导、吐纳等,是一套具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的拳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在青年学生中传播太极拳,焦作大学自2003年起就在全校公共体育课中开设了陈式太极拳选修课,2005年将太极拳设置为公共体育必修课,并在校运动会上设立了太极拳比赛项目。2006年,焦作大学专门成立太极武术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具有政府办学性质的太极武术专业学院,还聘请王西安、陈小旺、康戈武、陈正雷、朱天才等太极拳大师为客座教授,保证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太极文化热校园

  据了解,焦作大学太极武术学院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几百名太极精英,而且太极武术专业报名人数正在逐年递增。

  在校园或训练馆里,任天麟经常看到学生们刻苦训练,利用网络学习太极拳。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换来了骄人成绩,在2005年至2009年的第三届至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省市太极拳锦标赛中,焦作大学代表队共获21枚金牌、29个一等奖、9个三等奖。

  看到如此多的荣誉,作为老师倍感欣慰,作为学生也信心倍增。不少学生说,看到太极拳越来越被重视,学习太极拳不仅是练习一门武术技能,也传播了我国的优秀文化。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