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晓
他是一位农民,相貌平平,个子不高,而且只有高中学历,没有资金、没有系统专业知识,但他却发明了两个产品,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并且产品问世后深受欢迎。他就是焦作新区李万街道杨庄村村民吕卫东。
迷上了挡风板发明
2000年,对29岁的吕卫东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他结束了在摩托车修理铺打工的历史,要发明摩托车挡风板。当时,吕卫东修摩托车时总是听到不少人抱怨骑摩托车雨天前轮带的泥水溅一身,冬天寒风刮得腿直疼。听多了、聊多了、想多了,他就决定搞发明。
摩托车是风冷发动机,要想挡住吹向腿部的冷风就必须完全遮挡腿部,而且又不能挡住发动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吕卫东跑山东、山西、内蒙等地学习技术,终于在2003年发明了金冬牌折叠式摩托车挡风板,并获得专利。这个挡风版固定好后,在保险杠和发动机之间呈直角展开,给双腿一个挡风的角落,挡风效果较好。
随后吕卫东拼凑了2万元,开始生产。为了打开销售市场,他骑着带有自研自产的挡风板摩托车到在山东举办的科技展览会上推销,当场赢得了几家企业的青睐,主动和他洽谈合作意向。现在,他的挡风板已经发展到25个型号,适合各类摩托车使用,产品远销山西、湖北、江苏等地,在焦作市场占99%。
发明多功能茶几
2004年,吕卫东开始了多功能茶几的发明,既具有餐桌的功能,又具有采暖的功能。“尽管高中物理、化学知识学得很棒,但这发明研究毕竟是理论结合实践,发明茶几涉及玻璃加工、铝合金焊接、生铁铸造、不锈钢加工等行业,所以还得多看多学。”吕卫东说。他跑到北京、山西、河北、内蒙等几十个地方,考察采暖设备,学习设备原理。行业内需要3年掌握的铝合金焊接技术,他硬是2个月就学会了。学技术并不怕,怕就怕遇到技术难题。有一次,他需要焊接一个胶片,但茶几是用来取暖的,胶片遇到高温就会熔化。怎么办?一次次实验后,他又发明了一种隔热垫,解决了这个小问题。
2007年,他累计投资的50多万元终于有了回报:具有火锅桌、采暖炉功能的茶几问世了,同年他又获得一项国家专利。不仅茶几多用,每月还比一般采暖炉节省用煤200元~300元,使用寿命可达20年。去年,他生产的多功能茶几销售了200台。
还有两个愿望
“我很想找一个多功能茶几的投资合作伙伴,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这项新技术。”在简陋的“发明屋”和“生产车间”里,吕卫东说出了第一个愿望。他还有一个愿望,他想开办一个专利咨询公司,专门帮助农民申请专利。现在很多农民都有发明梦想,并且发明了很多实用物品,可有些人认识不到申请专利的重要性,有些人不懂得如何申请专利,走了很多弯路。他希望给农民朋友提供一些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民走上发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