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张 蕊
本报通讯员 景国红
引进一个企业,只用三个多月就完成项目建设,第一台焦作制造的装载机走向市场,结束了焦作机械工业没有整机的历史。这个企业就是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纪重点工程。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科学论证、方案比选,南水北调工程从焦作穿城而过。对焦作而言,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引来了“万顷碧波”,更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将给我市经济社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修建一条铁路,将使焦作至郑州行程由现在的90分钟缩短为23分钟,焦作人出行将更加快捷通畅。这条路就是郑焦城际铁路。
打造一个百亿元企业,原煤产量突破1000万吨,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投资198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园。这就是我市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河南煤化集团焦煤集团……
这只是我市5年间项目建设的点睛之笔。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始终把加快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一以贯之,推动了焦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数字尽管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5年间,我市共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559个,总投资18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引导和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620亿元。
工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焦作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也在工业。对有“立市之基”支撑的工业经济,我市紧紧依托现有产业体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拉长产品链条,带动焦作产业结构提升,构筑结构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格局。
机械工业是焦作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有汽车轮胎、汽车轴类件、汽缸套、汽车大架等门类齐全的产品,但却一直没有生产过整车。2007年9月18日,厦工焦作基地开工建设,2008年1月25日第一台焦作制造的装载机成功下线,2010年完成7800台装载机生产任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在此基础上,厦工股份与焦作市政府签署新的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将厦工(焦作)公司打造成——厦工股份工程机械制造和服务的区域管理中心,掀开了厦工北方基地焦作公司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这次合作计划一期实现各类工程机械生产规模2万台,产值规模60亿元,带动配套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成为焦作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龙头。
引进战略投资者,签约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成为焦作项目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焦作的光电产业一直处于“多点开花、分散发展”的状态。据统计,我市现有光电企业30家,形成了一系列产品,但规模都不大,没有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2009年3月7日,市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光电局签订了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框架合作协议,规划配置工艺设备及检测仪器共计2183台,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期预计3年,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光电产业园的入驻,为促进我市光电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年间,我市先后实施了341个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9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5亿元。总投资9.8亿元的昊华宇航年产20万吨离子膜和20万吨PVC树脂、总投资6.2亿元的厦工机械年产15000台大型工程机械等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2.3亿元的中国兵器焦作产业园、总投资9.8亿元的焦煤集团年产20万吨离子膜搬迁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工业主导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个个企业落地生根,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近年来,通过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我市已形成了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装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产业为主的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风电装备、光伏、光电、新材料为主的四大新兴产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2010年,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6.6%。
在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形势下,由于不断加快产业集聚而提高了抗御风险的能力,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仅没有遭受冲击,反而逆势上扬、一路飘红。目前,该区规划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为主的三大产业体系发展格局。
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我市着力建设的十大平台之一。依托焦作新区和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我市先后规划建设了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近127.0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50.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有色金属深加工等13个行业。截至2010年,累计进驻企业达到1150家,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7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亿元,占焦作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34.8%,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9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一家,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集聚区一家,被列入全省创新型示范产业集聚区试点一家。
在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同时,我市把焦作新区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打造经济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焦作新区正在围绕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新的突破。
扬帆起航风正劲,谋求发展谱新篇。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市项目建设可谓一路高歌、突飞猛进,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跃,为今后的发展集聚了能量、增添了后劲。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戮力同心,全力推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工人正在紧张作业。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