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太极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太极故里感受太极文化
大赛第二天异彩纷呈
未雨绸缪保安全
太极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逢焦作 以武会友
华裔二代 痴迷太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太极拳国际论坛、太极拳博导沙龙发言摘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8月21日,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第三场——太极拳国际论坛、第四场——太极拳博导沙龙在市广电局1号演播厅举行。本报记者摘编了部分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弥散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太极拳,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并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特征。习练太极拳强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轻于对人体极限的冲击,这与西方现代体育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不同。“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太极拳也一样,它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需要更多的人去发扬光大。

  (杨振铎,国家武术院首批专家,中国武术九段,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

  太极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日本。1987年,由60个团体加盟的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日本政府最高体育管理机关认可的公益性法人组织,也是日本体育协会和日本奥委会的加盟成员,因此,该联盟从事各项事业活动都具有正统性、合法性。建议今后中国武术在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时,认真借鉴该联盟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

  (李自力,体育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讲师。)

  在欧洲国家,太极拳很受欢迎,以法国为例,法国的各大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太极拳学校,传授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武术。太极拳为什么在欧洲流行?因为欧洲人酷爱体育锻炼,但西方体育锻炼大多是力量型的,这对于心身平衡没有多大益处,甚至可能加重心身的负担。而太极拳锻炼恰好相反,它强调“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十分有利于心身的健康平衡,并能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

  (张昆麟,法国气功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国武术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太极拳依托于阴阳两种力量,它们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有时还与无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掌握技法、放松、发劲和气功四大要领,其目的是长寿和健康。因此,我们要让身体作好随时接受连续训练的准备,保持身体的可塑性(速度、力量、稳定性、灵活性)。我们要想练好太极拳,还必须充分发挥身体的耐力。

  (法比·耶娜鲍耶,西班牙人,在巴塞罗那10个文娱中心担任太极拳教学和研究负责人。)

  经研究发现,太极拳“绵延舒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体现了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特点,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降低练习者的血压和体重。太极拳速度舒缓、运动路线圆活、重心平稳,具有极其重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对太极拳“野马分鬃”下肢动作的肌电测试显示,其肌肉活性程度高,能根据技术动作的变化控制和调整肌肉之间的收缩力,大大节省人体的能量。

  (徐伟军,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级武术裁判员。)

  太极拳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一直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直和中华民族的人生追求相一致。历代哲学意识对于太极拳有明显的影响,并都给太极拳的人文精神打下深深的烙印。太极拳是一种大文化,也是一种大哲学。它应该是哲学家才能够认识、读懂的一种文化形态。

  对于研究和练习太极拳的人而言,应该做到“推己及人”,形成一个以“己”为核心的技术境界。“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了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人生价值观。

  (王岗,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报记者 孙 军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