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休闲胜地、绿色产品和特色种养业基地、矿产原料供应基地,创建生态乡镇。
(六)发展规划上科学定位,实现“多点支撑”。产业发展规划上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借力上级政策,全面转型升级,由运输业一枝独秀发展成旅游休闲、矿产开发、物流运输、特色农业、规模工业等多产业全面繁荣的“多点支撑”。提升景区品位,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对丹河峡谷进行全方位整体规划,与焦作穆家寨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亿元,分三期对丹河峡谷进行整体开发,逐步把丹河峡谷景区打造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影视体验、会务接待为一体,与云台山、神农山功能互补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建设原料基地,以“非煤矿山整治年”活动为载体,积极配合国土、安监、公安等职能部门,深入开展矿山秩序大整顿,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积极创建依法、有序、安全、高效的矿山开采新秩序。加强与濮耐集团和上海华明集团的合作,建设矿产品原料供应基地;新上铝矿开采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促进全乡矿产资源开发转型升级;抓好已采矿区地面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做强物流运输,发挥区位优势,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八运、亚利达等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利用与晋城的人脉关系,吸引山西民间资金,扩大运输公司规模,规范管理运作,促进上档升级,繁荣物流运输产业。发展特色种养,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扩大核桃、柿子、花椒等经济林种植面积,发展散养鸡、野猪等养殖业,逐步建成特色种植养殖基地;以常绿土特产品合作社、孟良寨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创建山区特色品牌,提高绿色食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借力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上级优惠政策,破解常平无法摆放大项目的土地瓶颈,在引进两家氯化石蜡项目并成功入驻沁北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继续围绕集聚区拉长拉宽产业链条,全力大招商、招大商,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把招商引资目标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落实主要领导二分之一工作法,实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并严格考核奖惩,力争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谋求新突破,取得大发展。
(七)发展成效上科学定位,建设和谐家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积极落实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发挥自身优势,紧盯饮水、交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上争取扶贫资金,引导当地群众筹资筹劳,加大安全饮水、道路交通、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常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勤劳、实干的山区人民将借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东风,乘势而上、科学定位,锐意进取、实干争先,全力推动常平旅游、特色农业等四大产业转型升级,力促山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沁阳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