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亮剑行动:让餐桌更安全
我市“双评机制”筑起食品安全“防火墙”
当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
市工商局构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网
市商务局狠抓生猪肉品监管
我市百万元奖励食品安全举报
市药监局监管服务到餐桌
市农业局监管从田间到餐桌
市畜牧局多策并举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事后救火”为“有效防控”
我市“双评机制”筑起食品安全“防火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从本月10日起,我市夏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启动,两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走进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等,随机抽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最终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预警。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和社会评估,是我市预控食品质量、预防食品安全事故、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创新之举。

  何为食品安全“双评机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就是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利用,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社会评估就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蒋永立说:“我们只有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前面,作为食品风险的预测和预防,把风险评估做到实处,才能够真正消除潜在危险,才能够有效预控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摆脱‘事后救火’的窘境。”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社会评估,在我市已经步入了常态化。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瘦肉精”事件风险评估、全市“瘦肉精”整治情况风险评估等活动,在重点品种风险监测工作中,以大米、乳制品、饮料、豆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啤酒、食用油、糕点等11个品种为重点,组织对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风险评估,全市共抽样3860批次,对177不合格批次经评估后,交由工商、质监、公安等相关部门查处。

  我市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每次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参与,进行社会评估。特别是在“瘦肉精”和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先后3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100多人次,参与对饮料、小麦粉等8个品种1100批次食品的风险监测和社会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