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仝伟平、刘婧)记者昨日从市食安办了解到,自2011年8月8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的通告》公布后,市食安办已接到市民举报投诉食品安全问题10起。其中,市食安办已组织办结5起,4起均已查实正在办理,1起经调查与事实不符。
据悉,在市食安办接到的10起举报投诉件中,电话投诉9起、邮件举报1起。其中已办结的5起案件如下:
“辣条”生产黑作坊案。2011年8月12日,群众电话举报投诉武陟县乔庙乡张寨村学校内有两家生产“辣条”的黑作坊。武陟县受理该投诉件后,县食安办、县质监局、乔庙乡政府开展联合调查,现场查获“牛肉棒”109件、“好吃点”52件,没收生产设备和价值约2万元的物品,并对黑作坊实施断水断电,将此造假窝点彻底捣毁。同时,武陟县还对何营西村、焦作火车东站2家生产麻辣小食品的黑作坊予以取缔,没收问题产品10件、包装袋3件、生产机器4台。
非法加工面筋案。2011年8月9日,群众举报投诉解放区金土地市场、解放区电厂附近有人非法加工面筋。解放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调查。目前,该区已经取缔根本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金土地市场两个加工点。对于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场地环境较好的电厂附近一无证面筋加工厂,该区要求其限期整改,在未办理生产许可证之前不得生产,已生产出的产品不得销售,并依法对该厂成品小麦淀粉、原料小麦粉、生产设备实施了查封。
无证加工擀面皮案。2011年8月10日,群众举报解放区烈士街路南铁路平房区存在7家擀面皮加工小作坊。解放区经现场检查发现,这些小作坊均为无证经营。该区责令7家擀面皮加工小作坊立即停止加工行为。经再次突击检查,该区发现有6家已停止生产,对未停止生产加工的1家下达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现场查扣擀面皮机2台(无型号、规格,为私人加工)。
泔水喂养生猪案。2011年8月10日,群众电话举报解放区王褚街道西于村政一街南段路东一村民院加工“地沟油”。解放区对该地点进行了突击检查,但现场未发现加工“泔水油”活动及提炼设备和盛放容器。后经进一步查实,被举报地点系生猪饲养场地,该饲养户属长年喂泔水户,生猪饲养喂料为从固定餐馆收集的泔水经高温加工消毒后掺少许饲料,但从未生产加工过“地沟油”。该区畜牧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教育并引导该饲养户今后不再使用泔水进行喂养。
非法加工豆皮案。群众举报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地下室非法加工豆皮。山阳区食安办组织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发现该豆皮生产加工作坊已于2011年5月份停止生产。
据了解,这5起投诉件已全部办结,除“非法加工豆皮”问题与事实不符外,其他现场情况都与举报人举报事实基本相符。根据市政府规定,近日市食安办将对举报人按照查处货值兑现一次性现金奖励。
8月23日,市食安办专门召开有相关部门参加的举报案件分析会,要求各有关部门在抓好案件举报的同时,举一反三,主动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力争把食品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据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有5起群众举报投诉件正在调查中。
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强调,市政府已建立起有奖举报制度,市民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举报有奖,最高可奖人民币3万元。市食安办将对举报办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件件有回音。办案过程中,凡发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建立了举报保密安全保障制度,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举报材料和记录,在未经举报人同意的情况下,不会以任何方式泄露举报人姓名、举报内容及相关信息,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