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亮点一:高超诊疗技术 百姓信赖
【新闻回放】………………………………………………
近日,市二医院神经内科收到了一位病人送来的感谢信。原来辛先生是位脑栓塞患者,他通过自己和父亲在市二医院和其他医院不同的住院服务,很有感触地说:“去年朋友介绍我来市二医院住院,我不听,选择了另一家医院,结果失败的手术造成我终身遗憾。这次父亲住院,我选择了市二医院,事实证明,我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市二医院的技术值得我信赖。”
【背景分析】………………………………………………
市二医院注重在“高、精、尖、新”上做文章,走品牌专科特色之路。该院是我市唯一的把肿瘤防治作为重点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的诊治不仅赢得了焦作地区广大患者的欢迎,而且吸引了安徽、辽宁、山西、山东等外省患者前来就诊。该院在市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腹腔镜治疗,曾完成省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首例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等,是全省第三家完成自体外周血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医院;率先在焦作市成功实现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心脏手术零的突破,又独立完成了全国第十例右半骨盆切除及人工骨盆置换加全髋置换术;完成了市内首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首例小切口胃癌根治术、首例胆结石保胆术、首例腰椎动态固定术、首例角膜移植手术等。
亮点二:专家阵容强大 百姓放心
【新闻回放】………………………………………………
该院2人入选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而全市仅有4人获此殊荣;7人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焦作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仅今年上半年,该院就有52项新技术在临床运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1篇,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17项科研技术成果在市卫生局立项。
【背景分析】………………………………………………
近年来,市二医院先后从中山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30余所医学院校引进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同时,每年投入200多万元,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全国知名医院进行深造,最多的一年派出60多人外出学习,快速提升了该院的整体水平。该院相继涌现出许多全市知名学科带头人,以他们为核心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获得国家专利7项、省市科研成果奖70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67篇,撰写专著8部。
亮点三:优质服务竞赛 百姓暖心
【新闻回放】………………………………………………
“大爷,您的指甲长了,我给您剪一剪。”该院呼吸内科的护士对孙老汉说。作为肺气肿患者,孙老汉是医院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市二医院的服务态度最好,护士的嘴甜,见到患者很热心。”
妇产科买来产妇专用红糖,为生产后的产妇及时送上一杯红糖水,为新妈妈们讲解注意事项,为每一位新生儿免费拍照留念,小小的服务细节赢得了病人家属的一致称赞。
张大娘是一位高血压患者,出院第三天就接到了市二医院心内科护士的随访电话,对她用药情况进行了详细指导。张大娘逢人就说:“市二医院的服务真到家。”
【背景分析】………………………………………………
这是市二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
该院注重寓教于行,以职工喜闻乐见的争先比赛为载体抓服务质量,通过塑造典型,形成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比业绩的良好氛围,激励和感召全院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近年来,该院先后开展了“感动服务”、“争创明星科室、争当服务标兵”、“十件好事”、“十佳岗位标兵”、门诊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竞赛、“创新管理、创新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等活动。今年,结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该院又开展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分6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监督,积极探索符合患者需求的服务模式,并通过《医院简报》刊登先进典型和突出事例,教育全院职工,使活动变成了自我感悟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亮点四:临床路径因病施治 百姓开心
【新闻回放】………………………………………………
“少花钱就能治好病,所以选择市二医院。”尽管并不熟悉“临床路径”这一名词,但听说市二医院这个管理模式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后,陈先生还是将母亲带到市二医院就诊。“刚入院,就有医生讲解这个病的治疗方案,包括如何检查、查什么项目、什么时候手术、手术前后注意什么,还有治疗时间需要多长、费用大概多少,明明白白的。”陈先生说。
【背景分析】………………………………………………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制订具有科学性治疗计划,其核心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确保患者以较低的医疗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二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了《临床路径试点的实施意见》,选择19个专业30个病种稳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今年上半年已完成病例198例。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诊疗费用明显下降,而且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
亮点五:改善就医流程 百姓便捷
【新闻回放】………………………………………………
陈小姐在市二医院做血脂、血糖、肝功等血液生化检查时,她以为要等到下午才能拿到化验结果,结果被告之中午11时就可以拿到报告单。陈小姐说,本来准备下午再来一趟医院,现在不用来回奔波了。
【背景分析】………………………………………………
就医流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病人就医的满意程度。市二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找出流程的“瓶颈”,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排序,使患者就诊更加方便快捷。
该院门诊部对一些看病不方便的薄弱环节进行逐一梳理,更换了各诊室的就诊标志,增添了诊室门牌号,将坐诊医师的职称和姓名张贴到诊室门外,使就诊患者更加明确了就诊专科和专家,避免了患者盲目寻找诊室重复往返现象。为了改善特检诊区患者拥堵状况,增设了分诊台,特派一名业务能手担任分诊护士,统筹安排病人就诊,极大地方便了病人,有效地缓解了拥堵现象。
该院煎药室改变以往当日草药处方第二天拿药的模式,当天处方当天就煎药完毕。病房的草药处方由当班人员亲自送到临床科室,减少诸多中间环节,避免差错。
检验科改变工作流程,检验提速,每天早晨提前上班,对机器进行调试和保养,中午不休息加班加点,使患者当天上午就能拿到检验报告,不再跑第二趟。
市二医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在流程管理的运行中,如发现不合理之处,会立即修正、改进,确保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快捷。
亮点六:合理规范用药 百姓省心
【新闻回放】………………………………………………
合理规范用药,切实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支出是市二医院近期工作的重点。对于动作迟缓的科室,该院领导不仅在全院大会上对科室主任点名批评,还给予处罚,此举在职工中引起不小的震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科学合理用药。
【背景分析】………………………………………………
药费是患者医疗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医疗负担会明显减轻。为了合理规范用药,市二医院在建立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成立了临床合理用药督查组,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严格执行临床药师、医师联合查房制度,实施处方点评,每周对全院各科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每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点评,并连续出台了多项制度和措施,将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与科室集体荣誉挂钩、与中层干部责任挂钩、与停止药物销售和年终评先挂钩。通过一系列措施,市二医院临床用药更加科学合理。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已成为该院医生的自觉行为。
亮点七:基础建设步伐快 百姓舒心
【新闻回放】………………………………………………
每张病床都用软帘进行分隔,保证患者的隐私不受干扰;患者仰卧位上方顶部的液晶电视,分散了患者注意力;根据不同要求在卫生间设置的坐便和蹲便,让病人有更多的选择。老病号陈大爷说:“市二医院住院环境好得很。”不仅住院环境让陈大爷满意,一台台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也让陈大爷啧啧称赞。
【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市二医院的基础建设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09年,12层内科病房大楼正式启用,标志着该院基础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院17层外科病房楼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投入使用,这是市二医院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外科病房楼工程建筑总面积36248.88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1.2亿元,它的建成将会进一步改善病人的住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这项工程已经列入全省“双千”工程和全市重点督办工程项目。该院目前拥有市内领先的美国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GE64排CT、德国史托斯数字高清腹腔镜、市内独家的飞利浦IU22高智能彩超、市内首台乳腺钼钯机、首台四维彩超等300多台总价值3亿元的医疗设备,是河南省同级医院中拥有设备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基础建设的加快,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而且为提高技术水平搭建了理想平台。
亮点八:开展公益活动 百姓受惠
【新闻回放】………………………………………………
8月19日,市二医院通过媒体牵手2500公里之外的新疆患有先天心脏病、脑瘫、白内障等疾病的无娘男孩,为他免费进行诊疗,受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谱写了一曲豫疆兄弟同心、千里爱心接力的社会赞歌。
【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市二医院扶贫济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尊重。该院作为全省首批3所按病种付费试点医院之一,率先在全市实行单病种费用控制;新农合开始后,该院在市内首家推出新农合病人四项优惠政策;连年派出医疗专家到新疆开展援疆工作,免费接收14名当地医护人员进修,并赠送了30余万元的进口医疗设备。该院援疆专家不仅为当地维族同胞解除病痛,还帮助建立了腹腔镜科,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架起了两地人民的友谊桥梁。该院通过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连续向桐柏县人民医院派遣了30名业务骨干开展技术帮扶,并支援了价值108万元的医疗设备,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誉。该院与多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协作,每周选派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查房、坐诊,开展医疗帮扶,还免费举办新业务讲座,进行技能培训,并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腹腔镜高级技术培训班暨研讨会等国家级学术会。2010年以来举办学术会60余次、业务讲座近200次,培训全市医务人员1万余人次,为参加会议的医务人员免费安排就餐,最多时一周7天的时间举办了4次学术会。该院采取多种方式将医院各科室专家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24小时接受群众医疗咨询,定期组织专家下乡义诊,免费给群众做B超、心电图检查,教给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疾病防治方法。免费在市内各社区安装了150块不锈钢健康教育专栏,受到社区居民好评。尤其是在非典防治、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甲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的特殊时期,该院更是胸怀大局,不讲条件,全力以赴,先后筹措资金332万元,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防病工作,共接诊灾区和本市患者6000余人次,为抗灾防病作出积极贡献,让人民群众通过医院的优质服务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本报记者 金珊珊 本报通讯员 李 磊 郭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