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楠 见习记者赵永辉)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制度,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耕地面积减少7.118万亩,通过整理、开发、复垦增加耕地10.0055万亩,实际耕地净增2.8875万亩。
“十一五”期间,我市严格按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原则,落实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制度,对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项目,加大立项审查、规划设计和补充耕地验收工作力度。五年来,我市共上报建设用地246个批次,涉及占用耕地面积6.5535万亩,挂钩补充耕地6.553万亩,保证了全市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我市加强补充耕地储备库建设,储备补充耕地2.8875万亩,为城市未来发展用地提供了坚实保障。